当前位置:首页 > 男人必读
董洪川委员:建议高校设置国际传播博士点和国际传播人才班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林)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带来了一份关于人才培养的提案。他注意到,当前我国急需加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但熟练运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的人才十分匮乏。因此,他认为应考虑在外国语大学或者综合性大学设置国际传播专业学位博士点和“国际传播人才班”,培养更多人才“讲好中国故事”。

董洪川委员。受访者供图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董洪川表示,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立体、全面、生动地介绍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是十分紧迫而重大的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应该继续加强外语教育,着力培养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涉外人才,促进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校之长,他深知培养国际传播的复合型人才之不易:这类人才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坚定的理想信念,还要懂得传播策略和信息技术,理解受众需求,但目前的学科专业基本按照知识领域设置,还无法满足这样的人才培养需求。

因此,他建议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应考虑在外国语大学或者综合性大学设置国际传播专业学位博士点,因为这两类高校有语种和学科专业门类的优势。一方面,可以组建跨学科的国际传播师资团队,组成复合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可以改革传统培养模式,从语言能力、中国学知识、传播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设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规格;另外,还可以强化高校与政府、媒体的合作,加快应用型、实战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此外,他还建议在外国语大学或者综合性的外语类专业、中国学相关专业、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中,在本科二年级末期选拔一批有志于国际传播的优秀学生,组建“国际传播人才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语言训练、当代中国、传播理论与实践、传播技术等课程模块,培养学生扎实的外语技能、宽泛的中国学知识、高超的传播技能、深厚的家国情怀。

针对大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他也建议高校和重点媒体合作,按照需求实行“订单式”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根据不同媒体所面对的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群体,设置相关专业和实训课程。

他还建议教育部相关司局成立“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为西部地区搭建国内外合作平台,畅通合作渠道,从人力资源、财政资源、课程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入手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