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事件
郭松民 - 《流浪地球2》为何堕入了“陷阱”?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7

郭松民按:这篇文章是和观网风闻社区网友反复讨论的结果,所以部分内容和以前的短帖有重复。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你们启发了我。

01

2月25日19时7分,《流浪地球2》票房达到39亿。此后,开始向40亿匍匐前进。从2月25日到3月12日,即整整15天之后,才缓慢地以蜗牛速度“爬”过40亿。

从各方面的情况看,球2即将结束在国内院线的“流浪”,也就是说,将要走下院线。

500

这个时候,可以心平气和地认真讨论一下球2的成败得失了,因为不再会被人指为恶意影响球2票房。

讨论球2的成败,还是要从票房开始。

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票房当然不是唯一标准,甚至不是主要标准,但衡量一部电影在市场上的成功与失败,票房就是主要标准了。

更何况,球2是一部春节贺岁档商业大片,不是探索性的新浪潮艺术片,也不是承载特殊政治功能的献礼片,只有在市场卖出好价钱,才能证明其价值。

从票房的角度看成败,以什么为参照系呢?

两个,一个是球2自己的成本;另一个,是四年前的《流浪地球1》。

以球2自己的成本为参照系,可以判断球2是否盈利,盈利多少?以球1的票房为参照系,可以看出流浪地球系列影片未来的发展趋势。

球2的国内票房越过40亿,这无疑令人高兴,但考虑到目前已成强弩之末的增长态势,亦将止步于40亿。

40亿,对球2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呢?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球2的初期预估成本是6亿,然而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超支问题,最终成本为11亿,加上2亿宣发费,以及院线分成等因素,球2必须要达到39亿票房才能“回本”。

这就是说,球2 在国内票房没赚什么钱。

如果以球1做比较,就更能看出差距:球1的成本加上宣发大约是5亿,国内票房46.86亿,在院线分账之后,利润差不多有12亿。

国内票房如此,海外票房如何呢?

以最有代表性的北美为例。球2在北美和国内同步上映,迄至本文发稿时(3月12日)为止,北美总票房仍然没有超过500万美元,而球1的北美总票房597万美元。

从趋势上来看,球2的北美总票房已经很难超过球1。

市场是无情的。

球2在票房方面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这无疑会影响到投资者未来投资球3的热情,也会给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球1可谓一鼓作气;球2勉强保本,已呈再而衰;球3,难道真的要三而竭?

本来,像球2这样的高投资、强阵容、有国家队支持、和主流社会心理合拍、又有球1做铺垫的电影,当然应该是票房的天选之子,春节档期间就应该一骑绝尘,独揽50亿以上的票房,令一切其他影片望尘莫及,只能分食餐桌下的鸡骨头,这才算胜利!

但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球2的票房始终被各方面都很一般,价值观也相当可疑的《满江红》压着一头。令人气结的是,《满江红》的票房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达到40亿,目前已经突破45亿,逼近46亿。

02

目前的国内舆论场,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似乎谁一批评球2,谁就是与中国电影为难,弄得大家都不太敢讲话了。

球2的问题,就像房间里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但大家假装没看见,也不敢承认,只敢说“就是好!就是好!”

其实,有批评才能有进步。球2之所以出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球1的批评被压制导致的。

四年前,球1取得了不俗票房,但成就和问题同样明显,即:恢弘的视觉奇观+苍白的人物+依附性的价值观。

500

球1热映时,笔者曾经有如下评论——

“《流浪地球》既体现了中国电影的进步——主要是指在制造视觉奇观方面;也体现了中国电影的症候——主要是指在想象力匮乏和价值观依附方面。

影片中,关于地下城的镜头令人惊讶:这是一个类似城乡结合部一样混乱无序的所在,充斥着小混混、卖假证件的、打麻将的,整个氛围乌烟瘴气,无聊而麻木。

很难想象这些人能够一代一代地在5000米深的地下生活2500年而不会抓狂、自相残杀、变异、甚至人吃人?

在上一个2500年,单就中国而言,我们经历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的统一,经历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终结,经历了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社会主义新中国。

在下一个2500年,人类社会竟可以停止演变吗?

如果从停止地球转动、安装行星发动机、引爆木星大气等桥段的角度来说,《流浪星球》的想象力堪称瑰丽雄奇,但从超越历史终结论的狭隘眼光,追寻更加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角度来看,《流浪星球》的想象力已经枯竭了。”

球1的问题如此,四年后拍摄球2,正确的做法是保持优势,补齐短板。

但是,球1的成功已经悄然为球2的制作挖好了一口陷阱:以为恢弘的视觉奇观就是一切,只要有了这个,其他都不是问题。

并且,当年一边倒的“护短式舆论”也完全屏蔽了对球1的批评,狂热的拥趸甚至把哪怕是很温和的批评者也称为PTSD症患者,这就使得郭帆导演和制作团队不能意识到球1存在的问题,及时避开陷阱。

结果是怎样的呢?

球2在优势,即“恢弘的视觉奇观”方面,分量大大增加了,但并没有决定性突破,在不足方面,则短板变得更短了,跛足跛得更厉害了,人物比球1还要苍白,故事和球1相比,更加含糊不清,终于被观众用脚投票,受到了票房的惩罚。

和一些教授级人物的夸夸其谈正好相反,球2在人文社会方面非常保守,缺乏想象力。观众会发现,地球已经开始流浪了,但人类社会居然仍和今天一样:民族国家林立,国家内部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也和今天一样。

实际上,除非人类已经进步到共产主义,国家已经消亡,否则,在存在民族国家情况下,想执行流浪地球计划是不可能的。

“带着地球去流浪”和摧毁一颗撞向地球的小行星不同,流浪地球计划将带走、摧毁所有人的家园,需要全体人类的一致努力,这只有在存在共产主义文明的前提下才可以想象——包括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极高的教育水平、共产主义新人的大规模涌现,等等。

500

当然,由于形格势禁,编导也许不能去想象共产主义,但最低限度,也应该尊重刘慈欣原著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由于在人文社会方面缺乏想象力,同时缺乏一个荡气回肠的核心故事,球2实际上被拍成了《小时代》的升级版。

《小时代》的主要精神气质是一种恋物癖,即与“物”保持着一种精神调情关系, “物”似乎有一种魔力,通过对“物”——尤其是奢侈品——的占有,可以塑造、展现自身的阶级、文化身份。

所以,《小时代》里充斥着各种名牌商品:菲拉格慕、杜嘉班纳、路易威登……而人物则完全变成了“物”的附属品。

500

球2也是这样,当然,更加气势恢宏。

但是,气势恢宏的恋物癖也是恋物癖。

球2中,充斥各种幻想的或真实的“重器”,地球发动机、太空电梯、无人机、宇宙飞船……等等。

这些“重器”占据了观众的主要视野,人物则被挤到了边缘位置,和《小时代》中的红男绿女一样,他们也变成了“物”的附属品。

通过对“物”的想象代替对历史和社会本身的想象,以为拥有了“物”就拥有了“物”所象征的身份与生活,甚至拥有了“物”所象征的历史与未来——在这方面,球2和《小时代》的逻辑是完全一样的。

本文无意否定球2在电影工业意义上的进步,只是想指出,这种进步是跛足的、不协调的,如果不加注意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球3,或者今后其他中国的科幻大片,还会掉入陷阱。

?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