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技巧
再读《孔乙己》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21

很多大谈孔乙己,自比孔乙己,或类比孔乙己的人,我发现根本没认真读过《孔乙己》,有些甚至是没读过。以至于引喻失义,太多人完全是在说,自以为是的孔乙己,与《孔乙己》没有关系。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上面便是鲁迅对孔乙己这个人的现实白描。

1、孔乙己读过书,却是科举制度中的被淘汰者,没有事实当上封建等级社会的“人上人”。

2、“又不会营生”“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人上人”的预备班子,只知科举不知营生,缺乏社会劳动能力。

3、即便如此,凭着识字与书写能力,孔乙己也能糊口,不用做体力劳动,也相对被人尊重。

4、但是,孔乙己“好喝懒做”,最终失去谋生能力,“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短短一段文字,将孔乙己的悲剧人生,刻画的清清楚楚。哪些是社会问题,哪些是个人问题,很容易分辨。不过,最终让孔乙己完全失去社会生存机会的,还是“好喝懒做”这个个人内因。

《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出场的形象刻画,“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其实是文眼。

“穿长衫",代表着社会身份;”站着喝酒“,代表孔乙己自认与酒肆杂众们的不同,这是身份的自诩。

鲁迅仅用这一个人物形象的描述,便点出了封建等级社会的本质:以身份来区分社会人群,并决定社会分配。

由此,鲁迅构造了孔乙己自身的矛盾冲突:想当”人上人“而不得,却又认为自己与底层劳动人民不同。即自我预期与现实的矛盾。

不是谁都能学鲁迅的,甚至绝大多数人都学不了鲁迅。因为这不仅需要一双能看透社会事实并有效归纳的眼睛,还需要有高超精炼的文字描绘与表达能力。

孔乙己形象,具有社会的真实性、典型性、普遍性。

可以说,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着,想用身份来决定社会分配的意识形态(如受教育身份可比科举身份),还存在”好喝懒做“的个人享乐主义,那么,孔乙己就还活着。换言之,鲁迅就没有如他所愿的那样死去。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