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4
每当路过曾经熟悉的工业遗迹,老首钢人都会有万千感慨。
十余年来,镌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工业奇迹已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在调整产业结构、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首钢完成了从山到海、从火到冰、从厂到园的三次蝶变,绘就了一幅城市更新与复兴的精彩画卷。
从山到海:“十里钢城”迎转机
在河北曹妃甸渤海湾,一座钢铁“梦工厂”屹立已有十余年。从石景山到渤海湾,从老首钢到新京唐,首钢实现了凤凰涅槃式的新生。
时间拨回至2010年。当年12月19日,首钢老厂区产出最后一炉铁水,次日产出最后一炉钢,昔日“十里钢城”钢花四溅、钢水奔流的场景,定格在了首钢人的记忆中。
时间轴再向前拨动。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首钢在北京只能维持800多万吨生产能力,水资源和土地短缺制约着企业发展,工业企业的性质也不再符合首都定位。首钢把眼光投向了河北曹妃甸。2005年2月,首钢搬迁调整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首钢逐步关停石景山厂区钢铁产能。
一场从山到海的搬迁后,曾经机器轰鸣的首钢老厂区日渐沉寂。这片8.63平方公里的区域何去何从,摆在了首钢人面前。
2011年,段若非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毕业归国,成为首钢园一名规划设计师。他的工作主要是梳理工业遗产,后来参与改造三高炉、精煤车间、香格里拉酒店等多个项目。
“拆除还是保留,这是当时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他回忆道,还有人甚至说“拆掉盖房子就完了”。首钢工业设施大多为钢结构,容易发生锈蚀,存在安全隐患,但工业遗存同样是城市遗产的一部分,如果一刀切全拆了,园区就会变成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整体风貌就失去了灵魂。
规划设计团队决定尊重历史和文化,新旧织补,保护好、建设好首钢人的精神家园。
建筑设计师周婷见证了首钢园的改造进程。“北京的城市更新,赋予首钢新的功能和定位。”周婷在图纸上圈点,细数着工业遗存的前世今生。首钢园在保留工业区原有肌理脉络的同时,融合新元素、新功能,既能延续“素颜”工业之美,也让工业遗存有了新的使用功能。
从火到冰:冬奥唤醒了这座城
“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这是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新首钢地区的定位。规划引领下,首钢园重新焕发活力。
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了首钢园。“夏奥休眠了一座城,冬奥又唤醒了这座城。”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商中心副主任苗芳说。从“火”到“冰”,沉寂多年的首钢园区自此悄然苏醒。
园区的第一个改造项目便是西十筒仓,这里原本用来存放炼铁原料的筒仓和料仓有巨大而独特的空间,成为北京冬奥组委的办公区域。
李红继成为了这片办公区的安保主管。他曾经当过炉前工,从手拿铁锹大锤到手握对讲机,从只盯着高炉铁水的“出铁一招鲜”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安保多面手”,他的工作因冬奥而彻底转型。现如今,李红继的职务又是首钢园区服务公司文旅事业部品质主管,经常向参观游客讲述首钢服务冬奥的故事,讲解到激动处他还会唱起《炼铁人之歌》。
在园区服务公司,百余名首钢职工成功转型冬奥保障服务人员,在制冰扫冰、场地维护、安保物业等新岗位上再出发。一线首钢人的职业转换,正是首钢从“火”到“冰”产业转型的缩影。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首钢滑雪大跳台见证了各国运动员逐梦的场景。蓝天白云下的“大烟囱”前,运动员起跳腾飞,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大烟囱”就是老厂区已停用的巨大冷却塔,这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疯狂的烟囱很酷!”各方的积极评价既出于赛事现场的视觉震撼,也是对独特城市复兴模式的由衷赞叹。美国自由式滑雪选手尼克·戈珀甚至说:“这感觉像是在一个虚拟世界里,在一个电子游戏里创造出来的。”
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雪季,大跳台人气“沸腾”了,这里举办的“冰雪汇”活动吸引冰雪运动爱好者纷至沓来。自去年3月对外开放后,作为“双金福地”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园区热门打卡地,超过100万人次游客到这里参观。
如何利用好冬奥遗产,延续新的首钢故事?北京首钢园运动中心副总经理郭晓民介绍,大跳台的赛后利用主要围绕举办世界级赛事、打造专业运动员训练场地、开展商业文化娱乐活动等,带动首钢园乃至京西地区体育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按照计划,首钢滑雪大跳台、冬训中心、极限公园等场馆设施将开展体育消费季等活动,拓展体育培训项目,推动体育服务场所向文商旅体展综合体转变,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火热场景持续在首钢园上演。
从厂到园: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嘱咐“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冬奥会后的首钢园,除了冰雪运动,还有服贸会、科幻、网红打卡地等新标签。在新版城市总规的引领下,首钢园已成为集商业、科技、体育、文旅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于华承担着保障服贸会的任务。她告诉记者,服贸会首钢园会场的功能性需求和工业风貌、自然景观的融合更加深入,原来的刀具车间、修理车间、除尘车间等工业空间变身迎接四方宾客的“宴会厅”。两届服贸会期间,首钢园会展新“秀场”累计吸引了超过34万人次前来打卡。
一座科幻产业集聚的“科幻之城”在京西诞生。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届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举办,园区成为科幻相关产业从业者和科幻爱好者思想交流的“基地”。2021年,首钢园新添科幻产业聚集区,2022年,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在首钢园揭牌,截至目前已有60余家科幻、元宇宙企业相继入驻园区。
今年2月,首钢园交出了后冬奥时代一周年的答卷:服贸会、科幻大会落户首钢园,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星光奖”等40余项大型活动在这里举办,200多家科技、体育等企业和商户入驻园区,今年春节假期总入园人流量达20.6万人次……
看到这份成绩单,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运营部副部长刘铎十分欣喜。三年前她刚来首钢工作时,园区变化更多的还是空间,冬奥后变化最大的是人气。“来园区的早期游客多是周边遛弯的老年人,现在辐射到了全市甚至外地的年轻人和家庭,周末和节假日园区内酒店几乎满房。”
曾经的“十里钢城”,如今已转型为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首钢情结”的大型工业遗址生态文化园,成为北京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既留住了北京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又为新时代首都腾笼换鸟、迈向‘高精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引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所研究员单菁菁这样评价。
十多年来,首钢坚持战略留白、减量发展,统筹土地开发、场馆建设、产业升级、空间演进、生态环境修复、历史文化传承等各方面,打造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的典范,为城市更新、城市复兴的实践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成功样本。
“如果你对城市更新感兴趣,请看看这个堪称典范的首钢园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如此推介首钢园。
【声音】
首钢制冰师刘永亮:
我和首钢园一起“转型”
记者:您最开始在首钢做什么工作?
刘永亮:在首钢生产时期,我是负责铁路运输铁水的一名调车员,成天和盛放铁水的鱼雷罐车、火车打交道。无论冬夏,我都得穿着隔热服,防止被可能溅出的铁水灼伤。
记者:首钢老厂区全面停产后,您对未来工作是如何规划的?
刘永亮:当时因为家里的原因,一番考虑后,我和一批工友选择留在了首钢园区,看护机器设备。那时我们主要做退料的活儿,料仓里存放了首钢生产时期剩下的原料,比如焦炭,这些需要送到外地钢厂继续使用。
工作中第一个转折出现在2013年,这一年国家加大对首钢园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首钢园内西十筒仓成为首个改造试点。从那时起我们开始忙活起来,组织施工,清理原先储存煤炭、矿粉的料仓以及设备的钢结构。
记者:您为何会选择成为一名制冰师?
刘永亮:我的人生轨迹因为北京冬奥会迎来了彻底的改变。2017年,政府决定在首钢园区内建设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利用精煤车间等改造出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四个训练场馆,用于冬奥赛前国家队的训练,我们亲切地叫“四块冰”。
“四块冰”建设初期,我只负责物业筹备。后来有一个学习制冰的报名机会,当时我觉得制冰很好玩,很好奇,就报名前往首都体育馆学习制冰。制作冰面过程十分复杂,每一步都要严控误差,精确至毫米乃至微米。我还记得花样滑冰队的冰是我们制成的第一块冰,当时我们非常激动,还买了蛋糕庆祝。
记者:北京冬奥会期间您承担哪些任务?冬奥结束了,还需要制冰师吗?
刘永亮:冬奥期间我在首都体育馆参与了花样滑冰与短道速滑赛事的冰面保障工作。当中国国家队运动员拿金牌的时候,我特别激动,我们算得上是“熟人”,他们的训练都是我们团队来保障的。
冬奥会后,首钢园大力推进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我的工作是做好服务保障,为推广普及大众冰雪运动继续尽自己的一份力。比如,首钢滑雪大跳台赛后需要举办国际赛事以及雪上大众体验活动,需要在大跳台区域进行造雪,我的工作继续和冰雪紧紧联系在一起。
记者:这些年首钢园变化很大,您对哪些变化印象最深?
刘永亮:过去高炉底下穿梭的是运送原料的小火车,现在铁轨拆除了,宽阔的马路上行驶的是无人驾驶汽车,很多退休的首钢老职工都说这里的变化太大了。
首钢园现在是一个“网红”打卡地,餐厅、书店、运动场、艺术馆多起来了,市民游客都愿意来这儿休闲娱乐,园区越来越有活力,我们这些“老首钢”打心眼儿里骄傲自豪。
【首钢大事记】
2010年,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
2012年,《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
2013年,西十筒仓改造启动,纳入全国老工业区首批试点。
2016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组委会入驻首钢园区办公。
2017年,首钢园区北区、东南区控规获批,东南区一级开发启动。
2019年,首钢滑雪大跳台建成交付使用,成功举办沸雪世界杯。
2020年,首钢园区南区控规获批。成功举办中国科幻大会。
2021年,首钢园区首次举办服贸会专题展。新首钢地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全面收官。
2022年,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和2022年服贸会保障任务,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中国队“双金福地”和世界网红地。
2022年,京西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首钢园区将建成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
【首钢园数据】
1、北京冬奥会举办一年来,举办首发首秀、全民体育赛事等活动40余项,入园客流增长7倍以上。
2、首钢滑雪大跳台区域迎接游客100万人次。
3、首钢新标签:北京科幻产业集聚区、Web3.0和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服贸会、科幻大会落户地,200多家科技+、体育+等相关领域企业和商户入驻地。
【专家声音】
单菁菁:改造与新生
首钢始建于1919年,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它是北京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强化首都城市定位、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切入点。
21世纪初北京申奥成功以后,为改善北京生态环境、服务国家奥运战略,国务院成立了首钢搬迁调整工作协调小组,开始启动首钢搬迁和结构调整工作。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出台,明确首钢老工业区更新改造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目标是打造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和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并提出要首先启动和重点建设首钢老工业区北区,打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
首钢搬迁后,经过对工业遗产地的更新改造和保护利用,原首钢老工业区成功转型为中国第一家以钢铁工业文化为特色的大型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内的重要工业建筑被大量保留和再利用,如:首钢百米高的三号高炉被安装了空中玻璃栈道,徜徉其上可将“十里钢城”、奥运冰雪世界、永定河等风光尽收眼底;紧邻的高炉工艺冷却水晾水池——秀池之下,新修建了水下展厅和地下停车场;原厂区的空中皮带通廊被最大限度地保留,突出了园区独特的工业文化氛围;巨大的、圆筒状的工业原料储藏仓群被改造为创意办公空间和冬奥组委会的办公场所;曾经的返焦返矿仓、低压配电室等,被改造成为工业风十足的酒吧餐厅和北京首家主打工业文化的新型特色酒店——首钢工舍精品酒店。在保留尊重首钢老工业区原有架构肌理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一座座工业建筑被注入了文化展示、交流、办公、创意等多元功能,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如今,曾经的“十里钢城”,已转型为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首钢情结”的大型工业遗址生态文化园,成为北京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既留住了北京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又为新时代首都腾笼换鸟、迈向“高精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引擎。
编辑 邓淑红
- 上一篇:大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黑颈鹤飞抵红原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 体液护理不足的措施是什么,要怎么做
- 艾针灸后可以浸泡脚,艾针灸前艾米或艾后针灸泡
- 艾针灸后可以浸泡脚,艾针灸前艾米或艾后针灸泡
- 艾针灸后可以浸泡脚,艾针灸前艾米或艾后针灸泡
- 80年代经典小说(80年代经典小说再解读)
- 两场“通道”变线下,听到更多“好声音” |-观察
- - 刘庆峰代表谈ChatGPT:应加快推进认知智能大模型建设
- 关于劳动力价值重估,要纠正一个传统观念“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 东方电缆:公司是中国海陆缆核心供应商
- 我爱我家:现已具备地产经纪业务全价值链数字化运营、端到端闭环交付能力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 上海社联2022年度十大论文出炉_1
- 复苏态势强劲!深市企业经营“暖”意渐浓 业绩增长彰显经济韧性活力
- 西摩·赫什:西方媒体有关亲乌团体破坏“北溪”的报道无根据 说不通
- 近期气温一再攀升,春天“提前”到来了吗?
- 中国移动涨超7%市值突破2万亿
- 同兴达:目前我司昆山封测项目正在逐步推进建设中
热门事件
- 福建漳州以“偶”为媒促-民间交往_1
- 以色列军方称打死3名巴勒斯坦枪手
- 天银机电:接受华泰证券调研
- 东风汽车的危机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危机
- (-受权发布)叔叔: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 海南航空广州—曼谷国际航线4月1日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