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灵芝
中国市长访谈录|对话海口市长:好的营商环境是“梧桐树”_1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5

【访谈摘要】

全国人大代表,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丁晖:

?好的营商环境既是海南面向世界最好的“梧桐树”、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金饭碗”。

?伴随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蓬勃兴起的步伐,我们开放的大门将开得更大、更快、更早。

?坚持打造“强磁场”,让服务更有温度。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走出办公室、沉到一线去当“店小二”,让企业真切地感受到“店小二”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2022年海口环境空气质量多项指标创历史佳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01,同比下降0.07,再创历史新低,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前列。此项排名自2013年开始,海口十年来一直保持在前列,多次排名第一。

?切实破解制约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让企业权益更有保障,发展更好,让营商环境像海口的空气一样清新。

“椰城”海口,是海南省的省会,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城市,北部湾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提到“南海明珠”上的海口,就不得不提到今年以来文旅产业的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这其中,海南一直是游客旅行目的地的首选项。

消费是观察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不是在海南,就是在去海南的路上”“朋友圈一半的人都在海南度假”“从沙滩到免税店,全是人”……进入2023年,作为海南省省会城市,海口经济快速被激活,在火力全开迎接新业态迅猛发展的势头中,不难看出海口将翻开新的篇章。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从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海南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获得强力支持;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再到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要求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时代的东风浩浩荡荡,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明珠上,海口推进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建设的黄金机遇期也随之而至。

“推进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全面启动,经济外向度提升5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主体超78万户、增长169.7%,占全省81%,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海口发展的信心与期待。”在2月9日海口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海口市市长丁晖在谈及海口发展时就提到了这些数字。

他表示,2022年,海口全市上下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效推动项目建设,世界最大单体免税店海口国际免税城火爆开业,G15沈海高速海口段竣工通车,新海港客滚综合枢纽即将建成,美兰国际机场三期、全球消费精品博览园等一批具有自贸港显示度的重大项目加紧谋划,海口跨越发展的底气和后劲持续增强。

海口市风光

【对话丁晖】

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区,全力以赴以项目“应考”

澎湃新闻:我们知道海口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当前,海口提出要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区,那么近年来,海口是如何推进自贸港早期核心政策落地,有哪些创新举措和改革成果呢?

丁晖:两个月前,来自香港航空的一架空客A330飞机驶入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进行检修,这是海口聚焦自贸港“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政策推进的首单飞机维修业务。

随着这样的首单越来越多,我们近期已高效承接27项自贸港首单业务落地推广,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省会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区,将围绕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体系,聚力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推出更多创新举措。伴随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蓬勃兴起的步伐,我们开放的大门将开得更大、更快、更早。

2022年,“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试点深化拓展,9个封关运作项目全速推进,世界最大单体免税店海口国际免税城火爆开业。五年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35万户、市场主体规模增长5.1倍。货物进出口总额从330亿元增长至605.6亿元,年均增长23.7%,实际利用外资从2.5亿美元增长至25亿美元,年均增长133.3%。江东新区、高新区、综保区、复兴城互联网产业园等四个重点园区发展势头强劲,以不到10%的土地,贡献了46.9%的投资和41.3%的税收。

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部署,海口首先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RCEP与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先行先试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方位深化与东南亚经贸合作,打造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总部基地和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的交汇点、主阵地,纵深推进自贸港核心区建设。一是持续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开展全球招商大行动,加强与世界知名自贸港地区、园区间交流互鉴,深化对外合作交流,推动建设更加开放的自贸港。二是加密与国际主要枢纽城市航线互联互通,扩大第五航权,试点开展第七航权合作,推动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助推国内企业利用自贸港平台“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提高本土企业产品服务国际竞争力。四是完善离岛免税购物设施及服务配套,打造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集散地。快速释放“免税+”消费潜力,努力把离岛免税购物这把火“越烧越旺”。五是加快推动重点园区建设,培育做强园区特色产业,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流动的开放新高地。

其次,是要锚定2025年前实现封关运作的目标,全力以赴以项目“应考”,高标准推进口岸基础设施、信息化监管平台等建设,确保年内全部竣工。对标“封关画像”,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二线口岸”监管机制和通关业务流程。推动“海口—洋浦”一体化通关。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由口岸通关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力争通关时间继续压缩10%以上。

三是要持续放大自贸港政策效应。深化拓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制度试点成果。丰富政策应用场景,争取更多政策试点、首单落地,推动三张“零关税”清单、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政策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覆盖。扩大两个15%所得税政策享惠面。加快国际贸易、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业态跨越发展。2022年,海口市外贸企业在“零关税”政策清单项下进口12.8亿元,减免税款2.2亿元。海口不断提升企业设立便利水平,建立以电子证照为主的设立便利、以公告承诺和优化程序为主的注销便利,去年全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780876户,同比增长169.72%。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紧扣“三区一中心”目标定位,全面加快自由贸易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

澎湃新闻: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海口的重点工作,四大重点产业园区近年来发展强劲,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最新进展,2023年在产业园区发展方面,海口将推出哪些助力手段?

丁晖:产业园区是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平台,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使命,因此海口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园区的发展。过去一年,海口江东新区、高新区、综保区、复兴城互联网产业园等四个重点园区发展势头强劲,以不到10%的土地,贡献了46.9%的投资和41.3%的税收。

各园区分别结合海南自贸港的各项优惠政策培育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江东新区加快推进生态CBD、临空经济区建设。目前已落地中石油、中能建等重点企业38家,恒力集团国际总部、京东智能产业园二期等44个项目开工,海南能源交易大厦、海口金融中心等28个项目建设完成,实现投资412.8亿元、增长32%。临空产业加快集聚,国内唯一宽体飞机发动机维修平台基本建成,菜鸟、圆通航空物流枢纽基地建成投用,境外飞机维修、民航运输飞机经营租赁“零关税”引进完成首单。

高新区加快培育海口“新药谷”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引进28家知名医药企业,海南大学新药筛选及评价平台、海南医学院药物安评中心建设完成,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成效初显,新药品种产值增长30%。全生物降解材料产值增长3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领跑全省。

生物医药产业是海南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口牢牢把握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启动实施头部企业招引、新药械品种等八大行动计划,聚力打造海口“新药谷”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22年,我们先后引进28家知名医药企业落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成效初显,生物医药领域6个首单取得突破,自贸港背景下从研发到制造到国际贸易的全产业链节点有效贯通。今年2月26日海口先声药业首款国产3CL抗新冠创新药先诺欣的全国上市,先诺欣作为我国首款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3CL靶点抗新冠病毒创新药,为感染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增添了更多信心。

综保区吸引路威酩轩、泰佩思琦等知名企业落地,智能化加工制造中心、日用免税品公共保税仓、中免保税物流中心等建成投用。珠宝国检集团海南实验室成立,戴比尔斯永恒印记钻石珠宝、翡翠玉石加工厂投产。园区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产业营收突破700亿元。

复兴城园区数字创意设计产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布局,20多家知名芯片设计企业进驻,数据跨境试点项目首单落地,国际数字港项目基本建成。实现营收1400亿元、增长20%,税收75亿元、增长35%。

2023年,海口将继续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企业的感知度融入到政府服务的全链条,为企业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同时也将从这样几个方面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制度集成创新能级。发挥离岛免税企业聚集的优势,推动“免税、保税衔接”业务监管模式复制推广,助力免税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着力完善软硬件配套。升级基础设施,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完善路网、织密管网、强化通信网,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三是深入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培育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培育打造千亿级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产业平台、培育打造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支持优势产业率先开展链式培育、集群发展,着力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产业生态圈,快速提升园区竞争优势。

“让营商环境像海口的空气一样清新”

澎湃新闻:近年来,营商环境被海口反复提及。我们知道海口是一个让游客感到舒服的城市,海口如何做到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的氛围?目前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创新做法有哪些?

丁晖:好的营商环境既是海南面向世界最好的“梧桐树”、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金饭碗”。2022年,海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全力做好助企纾困,努力让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推进“零跑动”改革,政务“服务方式完备度”指数进入全国前十。

当中的各项工作,我们一是坚持打造“强磁场”,让服务更有温度。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走出办公室、沉到一线去当“店小二”,让企业真切地感受到“店小二”无事不“扰”、无处不在。2022年海口制定了《海口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明确责任单位和任务目标,在2021年度及2022年上半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海口综合得分在全省排名第一。

二是坚持提升“软环境”,让服务更有实效。2022年海口扎实开展“万名干部下企业”服务行动——协调派出1760名干部,服务2614家企业及项目,解决企业反馈问题522个,解决率达95.2%,有效增强了企业获得感,提升了市场信心。另外,海口在全省首推“无实体证照”改革,44类高频事项实现免证办理。在省营商环境建设厅2022年3批创新案例中,海口“一件事一次办好”等9项制度集成创新入选全省示范案例。

三是坚持锻造“硬实力”,让企业走得更稳。2022年,海口新增市场主体超78万户,同比增长169.72%,在全省占比81.06%。其中,企业新增约17万户,同比增长74.38%,在全省占比67.83%;个体工商户新增约61万户,同比增长218.43%,在全省占比85.74%。

当下,海口市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重要量化指标赶超国内一流实施方案(1.0版)》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督办落实,确保实效。接下来将重点聚焦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政策兑现、产业服务等重点领域,切实破解制约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让企业权益更有保障,发展更好,让营商环境像海口的空气一样清新。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随着2022年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的颁布,海口多项指标再创历史佳绩、领跑全国,在强力推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作出海口贡献。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您认为,海口是如何做到十年如一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椰城的天更蓝、水更碧、土更净?

丁晖:2022年海口环境空气质量多项指标创历史佳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01,同比下降0.07,再创历史新低,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前列。此项排名自2013年开始,海口十年来一直保持在前列,多次排名第一。“一次做好一件事不难,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一件事尤为不易”,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口市最大的发展优势,这是海口多年来坚持将全市划分为444个网格,由400多名网格员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带动整个环保体系提高问题溯源和处理效率所取得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海口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将大气污染治理纳入城市治理体系、乡村建设体系,系统谋划、科学推进。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成果丰硕。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近三年首次达到100%,全市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9%以上。我市成功入选“十四五”时期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出台了具有自由贸易港区位特点的《海口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

与此同时,海口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标志性工程取得新进展。一是大力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22年推广新能源汽车42920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比例40.24%。二是“禁塑”全链条治理成效显著。三是建设项目基本实现装配式建筑应做尽做。2022年度新建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达876.94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约84.4%。四是协同推进“六水共治”。探索成立市、区两级治水机构。开展蓝碳交易示范,2022年5月31日,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在海口完成签约。?

在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建设的征途中,海口将一如既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口样板”。?

在乡村振兴中,改善人居环境与特色产业发力并举

澎湃新闻:海口一直以来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奋力争先,不断作出示范。近日,海口又提出,把握重点,聚焦“六项行动”,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海口在乡村振兴谋篇布局中,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力,让乡村更宜居宜业,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让老百姓收获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

丁晖:针对这个问题,我先讲一下两个例子。一是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海口秀英区永兴镇涵盖9个村庄的约11000亩荔枝花海里,村民们正在有条不紊进行荔枝疏花,为今年荔枝丰收做足功课。从2018年开始,海口连续5年举办火山荔枝月活动,通过强化荔枝种植、品质、品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力打造“海口火山荔枝”的农产品品牌。时至今日,“丰产也增收、减产也增收”的营销理念,让“海口火山荔枝”已经声名远扬,不仅成为国内各地消费者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果农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第二个例子是在龙华区的昌学村,这是海口羊山地区为数不多的历史原貌和生态环境保留较好的古村落,村内古朴秀美,保存着不少火山岩古建筑。近年来在该村不仅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下功夫,还依托《海南国际设计岛产业发展规划》,吸引多家动漫文化公司入驻,动漫文化与本地羊山文化融合,打造形成了集动漫产业衍生游乐、动漫田园特色展会经济、动漫特色文化研学培训,动漫特色农事体验,历史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农文旅项目。

这两个例子正是海口在乡村振兴中改善人居环境与特色产业发力并举,让乡村更宜居宜业,农民更富裕、生活品质更高的有效实践。

近年来,海口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关指示和批示,以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在全市各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乡村治理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和美乡村建设有了新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特色产业小镇9个、星级美丽乡村54个。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全国旅游重点村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

下一步,海口将从村庄建设规划管控行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优质服务基层行动、乡村综合治理行动、点片融合打造行动等“六项行动”上发力,完成农村户厕防渗漏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等任务,并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田园风光和村容村貌,通过群落建设带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提速升级,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走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新路径,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新跨越。

澎湃新闻:海南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更多的自贸港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我们知道近年来海口的基础教育水平也在大幅提升,那海口是如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的?

丁晖:长期以来,午托管理一直都是中小学教育的痛点难点民生问题,同时也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调研走访,广泛征求家长意见,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覆盖校内午餐午休服务,这也是海口市为民办实事的事项之一。

不断提高我市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海口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省会城市,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扛起更多担当、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体现,能让群众有更直接、更现实的获得感。

一是不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北大附中附小海口学校、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等一批优质合作办学项目先后建成招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实现了“双减”优等生工作目标。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惠及24万中小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0%。

三是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5年,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校39所,增加中小学校学位4.63万个。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继续组建10个教育集团;服务海口经济圈发展,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共享,推进与屯昌、临高、保亭等地教育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学校、城区薄弱学校及高中学校联系点教研工作。四是全力打造海南中小学生的特色印记。努力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发展模式,涌现了帆船帆板、足球、篮球、游泳、琼剧表演等一批特色学校,全面提升了海口市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海口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扩大学位供给三年计划,完善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加快安居房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