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故事
生活接触会传染肝炎吗?最有效的预防举措是什么?一起呵护“小心肝”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21

乙肝及相关肝病至今仍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患者人群基数大,诊断率、治疗率不高,“治存量”任务十分艰巨。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约40万例,大部分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

2023年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记者采访到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带您了解病毒性肝炎,以及如何预防的方法。

有关病毒性肝炎,您知道多少?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戊型。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出现黄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2、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丁肝只有在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或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3、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制品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免疫功能低下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也应该积极接种乙肝疫苗。

4、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在妊娠或分娩的过程中,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所以,应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后续剂次接种。

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5、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不传播乙肝

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研究未发现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

6、有疑似症状或易感染人群,应主动到医院检查

如有不洁饮食史或病人密切接触史,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尿色加深等症状,或有输血、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使用消毒情况不明的器具文身、纹眉、修脚等行为的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乙肝和丙肝患者配偶或所生子女和肝脏生化检查不明原因异常者,应主动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肝炎病毒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7、病毒性肝炎应进行规范化治疗

乙肝容易转为慢性。经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和减轻肝脏损害,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患者应树立信心、保持耐心,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并坚持定期检查,以确保治疗效果。相反,任意选药、随意换药、自行停药,以及不按时复诊检查,均可能会引起病毒耐药、病情反弹或复发。

哪些坏习惯最伤肝?

1、过度饮酒

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排毒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则容易导致肝硬化。

2、乱服药

有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导致药物性肝炎。

3、睡眠不足

熬夜最容易导致肝病。经常熬夜既会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4、抑郁爱怒

中医认为,怒伤肝,因为肝有升发透泄功能,主管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达。怒则气机郁滞不通,不通则百病始生。大怒还会直接损害肝实质,破坏肝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生活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预防肝病;

2、不滥用药,合理用药;

3、不酗酒、不熬夜;

4、规律运动,均衡营养;

5、护肝养肝可以多吃:“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

优质蛋白质: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芝麻、松子等可修复肝脏;

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番茄、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鱼肝油及乳制品等可抗肝癌;

B族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猪肉、黄豆、大米、香菇等是肝脏“加油站”;

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绿叶蔬菜等是护肝新武器。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