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机遇信心成双至 实干奋进又一春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1

  迎着春天的步伐,和着春天的节律,3月9日,广州市增城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当全国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开好今年增城两会,对进一步凝聚信心、智慧和力量,动员全区上下立足广州东部枢纽的战略定位,向着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的目标奋勇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窗口期、黄金期。”3月8日,增城区区长霍阳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增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党心与民心呼应,政意与民意共鸣。政府工作报告,既有对过往发展的阶段性总结,也有对未来工作的全局性部署,展现出增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南方日报记者李鹏程通讯员增宣

  看机遇

  使命在肩潜力大

  历史的荣光照亮湾区腹地,时代的交响回荡广州东部。机遇期、窗口期、黄金期如何在增城叠加?

  新春以来,省委、市委描绘了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突出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建设……一系列硬招实举彰显了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对标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结合增城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和发展实际,可以看出,增城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在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机遇,来自时代使命。

  增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扎实推进,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发展平台加快建设,为增城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来,市委强调要打造广州东部枢纽。满载厚望,使命在肩——规划范围包括增城、黄埔连接区域的广州东部枢纽,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两岸经济带和科技创新带交会点、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顶点,是粤东华东进入广州的重要门户,在全省、全市大局中地位突出、潜力巨大。

  规划建设广州东部枢纽,是增城主动扛牢国家使命、践行湾区责任、展现广州担当的重要举措。这将助力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协同南沙、前海、横琴推动“黄金内湾”发展能级跃升,促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开辟新战略空间。

  机遇,来自发展优势。

  增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去年来,全区抓调度优服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5.27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位。

  顶住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增城去年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正是在于其深厚的产业底蕴。作为广州制造业重镇,增城产业基础扎实、拥有较多连片成片产业用地,在省市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当下,无疑占据了很好的先机。同时,增城高水平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不仅为产业发展腾挪出“大后方”,更为实现共同富裕、守住安全底线、塑造经济韧性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增城将扭住制造业当家这个龙头,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区、现代服务业强区;扩大投资和外资外贸,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一个活力迸发的大湾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将在增城蔚然成形。

  聚焦当下,经历疫情考验,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也将陆续进入收获期。时代使命叠加自身优势,增城将埋头苦干、蓄势积累攒下的动能充分释放,大发展大跃升的机遇窗口,悄然开启。

  看信心

  稳中求进后劲足

  增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数字见证着城市成长,昭示着发展信心——

  市场主体千帆竞发: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完成率(139%)排名全市第一、总量达到7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完成率(107%)排名全市第二、总量达到999家。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166个“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9%;全区招商引资共引进产业项目156个。

  人流物流熙攘往来:接待游客935万人次,旅游收入110.67亿元;增城西站全年开行国际班列300列、货值11亿美元,开行数量占全市48%、全省36%。

  种种要素汇聚、各类资源支撑,共同为推动增城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贡献了力量,为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增城路径开辟了光明前景。

  信心,源自蓝图既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城充分检视面临的机遇、拥有的基础和优势以及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深刻认识到:唯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才能奔向发展的新蓝海;唯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实现现代化,增城只此一路,别无他途。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7%的经济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从十大领域,划定了今年增城的重点工作:实施“智车”行动、“亮屏”行动、“强芯”行动;推动广州东部枢纽规划建设,梳理完善233个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747亿元;力争全年引进、培育各类高精尖缺人才100人以上……点明策略,敲定指标,增城踏上高质量发展征途蹄疾步稳。

  信心,源自长期向好。

  经济建设,从来都是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回望过去,面对复杂形势和不确定性,增城各镇街各部门迎难而上、积极行动,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从发展基础看,2022年增城工业投资、商品销售总额增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多项指标走在全市前列;从内需空间看,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不断增多,背靠湾区大市场的优势持续显现;从政策环境看,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组合拳”不断发力。全区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后劲足、韧性大、活力强的“增城气质”,让爬坡过坎有底气、行稳致远有信心。

  信心,源自深厚底蕴。

  这里有平台支撑,广州东部枢纽蓄力起航、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开局成势、增城开发区扩容提质,不断增强的平台核心引擎功能,为加快城市空间整合与现代产业导入提供了先决条件。这里有基建赋能,抓好“三大交通枢纽”建设,不断完善5G基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城尊重规律、精细治理,提高宜居宜业宜游品质。这里有人才云集,增城推动院校与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平台共建、人才资源共享、联合技术攻关交流协作,持续创建教育强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城区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挑战,对今年政府工作作出的部署安排,充分展现了增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看实干

  起步冲刺气象新

  今日之增城,发展基础牢固、发展态势喜人、发展动能强劲,但同时也要看到,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增城经济增速相对较高但体量小,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不足,城乡品质、公共服务等仍有一定的差距。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只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用好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才能在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硬核彰显在干成事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干事”一词接连出现,展现了增城对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深切企盼。

  永葆“闯”的精神,就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毅力和内动力,树立赶超意识,敢想敢干、迎难而上。

  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抓”“狠抓”的实干字眼频出,透露出增城力求把“想干事”“能干事”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中,落实到“干成事”中去——从宏观层面看,增城要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投资、大抓招商,把聚焦高质量发展作为强烈共识和重要方法论;从细分领域看,增城以“四个狠抓”促进投资稳增长,包括狠抓项目建设、狠抓政策支持、狠抓资源要素保障、狠抓筹建服务。

  永葆“创”的劲头,就要善作善成、科学谋划,在准确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实现育先机、开新局。

  以系统性的发展观来看,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个增城区发展的短板,增城将提升强区联镇带村功能,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农村,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今年,增城也将始终绷紧安全发展这根弦,聚焦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永葆“干”的作风,就要树立求真意识,脚踏实地,实干求成,能够走“荆棘路”,勇于开“顶风船”。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政府是答卷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增城将聚焦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此,增城将牢记“三个务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在新的赶考路上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具体包括,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政府作风建设。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这场“春天里的盛会”,激发起增城上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功成有我、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紧迫感,“不发展必定落后、发展慢了也是落后”的危机感。

  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增城将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着力推动广州东部枢纽规划建设,推动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仙村镇完成全市首个出让与落户“工改”项目

  增城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再加速

  钩机作业,车辆穿梭,机械轰鸣……春光下,增城区仙村镇万洋科技众创城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昔日这片杂乱无章的工业园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气象。万洋集团作为投资运营方,将在此打造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

  万洋科技众创城所在的仙村镇上境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项目(下称“上境村项目”),是广州首批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全市首个完成土地出让和企业摘牌的同类项目。

  村镇工业集聚区作为广州市存量用地的重要类型,它的更新改造对于保障全市产业空间供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仙村镇在全市率先完成出让与落户“工改”项目,为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提供了“增城经验”。

  拓展空间

  低效用地更新改造迎来东风

  仙村镇地处大湾区核心区域、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间点,毗邻广州东部枢纽、依托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大平台,便于承接周边先进地区优质资源辐射。如何开展土地整合,盘活存量用地,拓展产业空间,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用地支撑,是仙村镇乃至增城区面临的重要工作。

  位于仙村镇核心区的上境村项目,面积52.5公顷,是增城区面积最大的村镇工业集聚区。该项目所在地园区自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发建设,主要业态以物流仓储、汽车零部件制造、环保设备制造和建筑材料制造为主。

  2021年,园区在营企业仅16家,总产值1.38亿元、纳税额528万元,呈现出企业规模小、空间分布散、生产效能低、土地利用效率低等特点。“当时,这里还有一些废旧水泥厂,厂房租金低、环境差。我们迫切希望改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过来,为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优质岗位。”上境村一名村干部谈到。

  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承担着存量空间提质以及传统产业转型的双重使命,是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无论是时代的发展,还是百姓的诉求,仙村镇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转型升级都已迫在眉睫。

  2022年8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出台了《广州市支持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的土地规划管理若干措施(试行)》,从用地规模和指标支持等9个方面创新政策支持,旨在解决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工作中面临的土地整备、改造成本等难点问题。

  乘此东风,增城区启动对仙村镇村镇工业聚集区的升级改造工作。改造期间,增城区主要领导多次带领职能局有关负责人,到仙村镇项目现场指导督战。仙村镇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首期用地涉及的5个合作社,分别由5名班子成员任专班班长,调动全镇资源,全力下沉一线,直面合作社干部和社员。

  最终,上境村项目用时1个月完成了首期用地的征地入户签名和征地协议的签订,用时3个月完成首期用地上的房屋拆迁,是广州市更新改造项目用地报批最快,第一个完成土地出让和企业摘牌的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

  腾笼换鸟

  聚焦支柱产业实现华丽蝶变

  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至关重要。增城始终坚持产业立区,近年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围绕“车、显、芯”等主导产业和行业龙头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开展招商,推动产业要素聚集。这为仙村镇“工改”提供了参考。

  “仙村镇上境村项目地理位置优越,招商时我们充分考虑全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抢抓村镇工业集聚区试点改造机遇,提前统筹谋划产业导入和招商。”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经研究,该项目确定以增城区急需的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及相关配套产业等为主导产业方向,高标准规划打造集研发创新、生产制造、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生产生活配套和智慧园区管理为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区。

  “我们助力增城做大做强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经充分接洽,投资方万洋集团刚好符合增城区需求。”上述招商中心负责人表示。招商过程中,当地除了将招进1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外,还将重点围绕企业上下游产业招商,让产业链在同一区域内运作,最大程度降低经营成本。

  去年以来,仙村镇全程服务,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在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施工队伍生活区配套等方面,全程跟进协调服务。

  此外,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万洋集团成为上境村项目投资运营方。万洋集团是制造业集聚平台运营商和中小企业集群服务商,可在建设期间开展预招商,为企业量身定做厂房。同时,万洋集团依托万洋众创城、万洋建设、万洋智慧运营、万洋金融等业务板块,能够为落户企业提供金融、管理、培训、招聘等全链条、全生产过程的服务。

  “我们1月16日拍下地块,1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除了中间的春节,相当于拿地即开工。参照以往经验,这样的高效率难以想象。”万洋科技众创城项目总经理窦进俊说,接下来,万洋科技众创城将打造成以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及相关配套产业、智能设备制作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一体式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预计不少于50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83.4亿元。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