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销
-代表委员热议优化营商环境: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6

  “营商环境是春天,经营主体是种子,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种子才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在提案中认为,“留住了青山,就是赢得了未来;稳住了主体,就能生机盎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也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也建议,要打破更多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分析认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建立民营企业表彰机制,提升社会对企业家的认可和尊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也表示:“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预期和信心问题,不仅事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更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

  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对素有“56789”特征的民营经济而言,营商环境优良与否对于能否健康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资料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尽管民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的成绩,却仍然面临各种层面的体制障碍,自身发展的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周桐宇分析认为,具体包括民营企业长期以来持续反映的准入难、融资难等共性问题,“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隐形门槛依旧存在。

  此外,在民营经济中,个体工商户也是具有中国特色且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其健康发展也备受市场关注。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月,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带动近3亿人就业。”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表示,“只有让个体户铺天盖地,国家经济才能顶天立地。”

  丁佐宏同时认为:“尤其是过去几年,受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个体工商户面临着需求减弱、收入减少、招工难、用工贵、资金周转难等诸多困境。推动中国经济复苏回暖,要格外注重激发市场主体尤其是个体工商户的活力。”

  在进一步激发个体工商户等民营经济活力方面,丁佐宏建议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针对个体工商户实际,政府部门要制定专门的公益性补助,对个体工商户的房屋租金进行补贴;持续推动税费减免缓缴力度,进一步规范‘税外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

  “推进柔性执法。对个体工商户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为个体工商户发展营造包容审慎的市场环境。”丁佐宏还建议,同时可以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入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林凯文分析认为,不少民营企业对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开透明的市场体系有很高呼声。“政府应加大力度研究各行业现实情况,通过政策指导与规范性文件,为民营经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争取生存、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禹洲集团创始人林龙安也建议,需要从政策上鼓励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利用财税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发展,通过不断优化政策以支持和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刺激市场经济恢复及上升。

  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

  据统计,1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5家增加到2022年的28家。

  营商环境事关各类市场主体健康成长、事关高质量发展大局。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影响营商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建议制定和出台国家层面的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法,将宪法确立的鼓励、引导、支持、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细化。

  徐冠巨同时认为,将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政策上升为法律,从法律层面进一步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完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也指出:“法律规范的重要属性、核心功能就是预见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期,而此预期乃信心之前提。因此,提振信心,必须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

  在吕红兵看来,依法行政,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大道至简,政简易行;一方面,大道为公,以民为本。特别是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言的‘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

  而在周汉民看来,营商环境“重法治”,要更大力度推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三个平等”;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开透明的市场体系,依法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权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三个平等”落实、落地、落细,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

  “比如,我国国有经济总量大且覆盖面广,推动国企改革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就具有引领方向的重大意义。”周汉民表示,“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有序清理、规范一些不利于平等竞争的政策,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以法治为核心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一视同仁,逐步形成两者合理分工、相融互补、共生共赢的良好发展生态。”

  打通企业服务难点、堵点、痛点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休止符,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在经济复苏回暖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多地正全力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安徽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全省730万户市场主体‘一碗水端平’,对企业困难诉求‘一条龙服务’,推动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让各类企业在皖发展‘如鱼得水’。”安徽省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述负责人同时表示,安徽省将打破“卷帘门”,在审批上做到真便利;打破“玻璃门”,在准入上做到真放宽;打破“旋转门”,在发展上做到真帮助。同时发扬“马上就办”的实干之风,打造一视同仁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也表示,浦东新区将聚焦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努力打通为企业服务的难点、堵点、痛点,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杭迎伟表示,浦东新区正在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聚焦“宽准入”,让经营主体更加活跃丰富;二是聚焦“促开放”,让规则体系更加完备成熟;三是聚焦“优服务”,让政府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四是聚焦“重保护”,让法治保障更加健全规范。

  “营商环境是无处不在的软实力、竞争力。浙江省的营商环境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衢州市也连续几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市长徐张艳表示。

  据徐张艳介绍,2023年,浙江省提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目的“就是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在深化改革中培育持续走在前列的新优势”。

  “建议在基层实践中,重点围绕‘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推动涉企服务线上线下集成办理,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确保行政审批许可好办、易办、快办,努力打造最优政务环境。”徐张艳在建议中表示。

  除长三角地区外,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市长万广明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南昌市将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亲商富商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等。

  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市市长胡贺波建议,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要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创新实施“办不成事”兜底机制和“好差评”制度,深入推行代办制,帮助民营企业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