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销
为什么全世界都在担心一家美国银行的倒闭?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7

在美联储近乎疯狂地持续加息之际,在美国抑制通胀只能靠“低于预期”来取得成绩之际,一个巨大的副作用突然出现了——有美国科创企业“救命稻草”之称的美国硅谷银行,还是没有抓到自己的“救命稻草”,倒闭了。

好在美国财政部、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于当地时间3月12日及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对硅谷银行存款进行“兜底”,全球市场的紧张情绪才略微好转。3月14日,硅谷银行宣布恢复营业,一家中国企业表示,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已可以全额使用,并未受到损失。

对储户来说,硅谷银行的危机似乎告一段落。但对市场而言,挤兑风险仍未散去,恐慌情绪仍在蔓延。

这就要从硅谷银行的“光速”倒闭说起——当地时间3月8日,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危机露出端倪,仅仅两天后,硅谷银行宣布破产,由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接管。此外,之所以引发全球震惊,还因为美国硅谷银行作为拥有约2000亿美元资产、全美排名第16的银行,此前一直因独特的“投贷联动”模式而被银行界仿效,就在今年2月还登上了《福布斯》杂志“2023美国百大银行”榜单。

当“银行界的宠儿”突然失宠,犹如石子投入湖心,整个美国都陷入不安之中。3月9日,美国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四大银行的股价大跌,总市值蒸发约500亿美元。

甚至,全世界开始担忧,此次事件是否会同2007年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倒闭那样,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

“明星银行”“光速”倒闭

回顾硅谷银行倒闭发生的48小时,会发现硅谷银行面对流动性危机时的决策选择错误,直接导致了此次破产发生——

当地时间8日,硅谷银行宣布为回笼资金满足客户需求折价出售了一部分资产,亏了18亿美元。听到风声的投资者和储户便纷纷要求提款,9日当天提款规模就高达420亿美元,造成10多年来美国最大的银行挤兑。同时,硅谷银行尝试增发股票以弥补损失,但却没有得到投资者支持,9日股价暴跌60%,最终导致银行失去“回天之力”。

然而,这仅是本次事件的一个导火索,导致危机的核心原因早已潜伏在方方面面。

首先要追溯到硅谷银行成立时形成的特色模式。这本身就是一家“跳出传统思维”的银行,创始人比尔·比格斯塔夫和罗伯特·梅迪亚里斯在成立之初,就瞄准了硅谷不断涌现的创业企业,其愿景是“帮助个人、投资者和世界最具创新性的公司们实现其雄心。”此后,硅谷银行便逐步成长为科技行业、初创企业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主要金融渠道。

但恰恰是与科技行业的紧密联系加剧了它的麻烦。在新冠疫情期间,科技股受到重创,科技企业大量裁员。随着融资环境的收紧,不少客户企业纷纷来向硅谷银行提取存款。

而另一方面,硅谷银行由于此前“将鸡蛋装在同一个篮子”——把大量资金用于买入一到五年期的国债和抵押支持债券,而在美联储抗击通货膨胀和一系列大力加息举措打击之下,债券实际价格大幅缩减,最终造成“浮亏”。

一头来取钱,另一头“浮亏”,硅谷银行只能被迫“割肉”出售资产。而这一处理方式,也让投资者感到恐慌,从而引发了前文描述的“生死48小时”。

“硅谷银行投资品种比较保守且投资占比比较激进,而相应的利率风险对冲也没有做到位。这与它低估了科创公司融资形势的恶化程度、美联储加息的持续时间以及市场的反应和恐慌程度等因素有关。”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朱越腾表示。

全球金融危机是否会重现

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危机,因郁金香花价格不断上涨引发经济泡沫事件,最终导致整个荷兰的经济体系瘫痪;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抛售股票浪潮导致美国股市崩溃,让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使得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各国相继爆发金融风暴……

回顾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事件,会发现危机发生时都为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混乱。眼下,硅谷银行倒闭危机仍在发酵,有人担心,这是否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会不会重蹈“雷曼时刻”覆辙?

时间回到2008年,当时作为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公司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由于各大银行之间的联系紧密,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对于市场上存在的担忧,朱越腾表示,大概率不会引发严重的连锁反应,“不同于雷曼这一处于美国金融体系中心位置的银行,硅谷银行的规模小,与其他银行直接的业务往来较少,因此对于金融体系没有非常连续性的破坏力。”此外,他还指出,如今美国主要银行依然拥有良好的资产负债表和稳健的资本充足率,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应对机制,因此不用过于焦虑。

本次危机,让全世界对银行面临的风险和金融体系安全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于银行而言,有了前车之鉴,无论是在利率风险管理,还是资产管理策略方面都敲响了一记警钟。“对我国银行来说,能够汲取的经验是,负债资金来源不能过于单一,资产配置方面不要太同质化,另外要加强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朱越腾表示。

对于金融监管部门而言,这场危机暴露出的问题是美国金融监管对地方银行的松懈。对此,朱越腾建议,金融监管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当货币政策变化较快时,要注重对中小银行的风险监管。”

潮新闻 记者 周林怡 金春华

(来源:潮新闻)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