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考古 >  >
  • 山东大学科技考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近日,山东大学科技考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是继2016年荣获教育部“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后,该校考古学科再次获批教育部重点科研平台。图片由山东大学提供据了解,山东大学考古学科以田野考古为立足之本,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化建设,近二十年来在以聚落考古为导向的学科转型中起到先锋引领作用,在人类起

    03-21 已有170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靖远”舰出水文物在保护修复中重焕“新生”_2

    兰栋正埋头用刻刀剔除一件文物表面的锈蚀物。赵晓摄中新网济南3月17日电题:“靖远”舰出水文物在保护修复中重焕“新生”记者赵晓刻有鱼纹的烟斗、带图案的金色纽扣、48厘米长的船构件……记者17日走进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利用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

    03-21 已有93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有哪些考古新成果?专家解读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从2009年开始,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并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成果,截至目前,共发掘清理出陶俑、陶马、兵器等一千多件(组)。一统天下的秦军究竟使用什么样的兵器?又如何排兵布阵?距离揭开这些千古之谜,现在又进一步。考古新成果解码兵

    03-21 已有69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从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

    从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人民时评)来自约100万年前,欧亚内陆迄今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国内首次发现的骨质冰鞋与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木质车轮;国内唯一保留了城市、港口、航道这一完整体系的古港遗址……入围和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

    03-21 已有87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考古勘探共确认钜鹿故城遗迹109处

    中新社石家庄3月20日电(记者李晓伟)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日消息,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对唐宋钜鹿故城遗址进行的全面考古勘探取得重要成果,首次明确唐宋钜鹿故城的具体位置、规模和平面布局,并首次明确钜鹿故城保存

    03-21 已有141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开放在即 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巴文化_1

    罗家坝遗址航拍罗家坝遗址博物馆供图阳春三月,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油菜花田里,考古大棚修葺一新。棚内,按照发掘原样恢复保留的部分古巴人墓葬讲述着这里远古的葬俗。不远处的山地斜坡上,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建设进入尾声,馆前广场的比翼鸟雕塑展翅欲飞。当前,展馆正进入布展最后阶段,将在4月底对外开放。这座总

    03-21 已有92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融通考古学与美术史,央美成立美术考古研究中心_1

    美术考古是融通考古学与美术史的一个跨学科领域,在中国有近百年的实践。近几十年来田野考古发掘的图像和物质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中央美术学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美术考古教学与研究,具有丰厚的学术积累和教学资源。近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在京学者座谈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以此促进美术史与考古学、历史

    03-21 已有104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推进扎兰屯卷出版 全10卷明年“十全十美”

    内蒙古扎兰屯3月19日电(记者孙自法)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简称“蒙古族源”)重要子课题之一,《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课题组3月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举行《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兰屯市卷》编写工作会议,该课题研究专著的编撰、出版工作在疫情后正式全面启动,力争2024年底完成该文物考古大系

    03-20 已有56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重庆钓鱼城遗址新发现南宋末年规模宏大建筑群_2

    日前,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在重庆合川钓鱼城遗址新发掘了一批南宋末期建筑群。专家认为,此次发现遗址的建筑规模和规格之高,在之前宋元(蒙)战争时期山城防御体系中前所未见,尚属首次。钓鱼城地处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江交汇处的重庆市合川区,占地2.5平方公里。宋元(蒙)战争时

    03-20 已有105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河北行唐故郡遗址考古工作稳步推进

    3月16日,在河北行唐故郡遗址考古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对二号车马坑的3号车进行清理。河北行唐故郡遗址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故郡村。从2015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家庄及行唐县文物部门持续对遗址进行考古工作,目前累计发掘14000多平方米。故郡遗址是鲜虞—中山国早期文化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是东周时期北方戎狄等族群华夏化进程的重要历史见证。新华社记者巩志宏摄3月16日,在

    03-20 已有133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生活中的遗址博物馆”(考古札记)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保护设施建设、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环境整治、绿植景观为一体。通过远古与现代共生之生活场景,以全新的视角展示出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生活中的遗址博物馆”于2017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建设的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2年3月对外开放试运行,2022年12月获批“

    03-20 已有104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生活中的遗址博物馆”(考古札记)_1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保护设施建设、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环境整治、绿植景观为一体。通过远古与现代共生之生活场景,以全新的视角展示出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生活中的遗址博物馆”于2017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建设的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2年3月对外开放试运行,2022年12月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园涵盖屈家岭遗址全部保护范围和部分建设控制地带,博物馆区、遗址核

    03-20 已有111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山西垣曲金代墓葬出土买地券 为研究丧葬文化提供实物新证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晚对外发布考古成果,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新城镇东峰山村发现金代墓葬,出土的买地券明确了墓葬时代为“明昌”年间,即金章宗第一个年号(公元1190年至1196年),为研究同期丧葬文化提供实物新证。图为买地券。南壁莲花灯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墓顶仰视图。力士砖雕。墓室北壁。

    03-20 已有58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甲午沉舰“靖远”出水文物焕新 今年开展“来远”舰考古_1

    中新社济南3月17日电题:甲午沉舰“靖远”出水文物焕新今年开展“来远”舰考古中新社记者赵晓刻有鱼纹的烟斗、带图案的金色纽扣、48厘米长的船构件……记者17日走进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利用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兰栋的工作台上整齐摆放了数十件“靖远”舰出水文物,他正埋头用刻刀剔除一个船构件表面的锈蚀物。2022年8月至10月下旬,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

    03-20 已有137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殷墟“出圈”彰显文化自信_2

    近期,殷墟再次“出圈”。“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等6个项目上榜。“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以殷墟考古为核心标识的商代考古已

    03-20 已有144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踏访化德裕民遗址:一个因考古而“扬名”的北方县城_1

    图为化德裕民遗址。李爱平摄中新网乌兰察布3月13日电题:踏访化德裕民遗址:一个因考古而“扬名”的北方县城中新网记者李爱平站在用铁栅栏保护起来的考古发掘现场,王涛显得很兴奋,他指着旁边的展板说:“当下的化德县正在变得越来越有知名度。”王涛是内蒙古自治区

    03-20 已有70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甲午沉舰“靖远”出水文物焕新 今年开展“来远”舰考古_2

    中新社济南3月17日电题:甲午沉舰“靖远”出水文物焕新今年开展“来远”舰考古中新社记者赵晓刻有鱼纹的烟斗、带图案的金色纽扣、48厘米长的船构件……记者17日走进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利用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兰栋的工作台上整齐摆放了数十件“靖远”舰出水文物,他正埋头用刻刀剔除一个船构件表面的锈蚀物。2022年8月至10月下旬,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威海市地

    03-20 已有119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有哪些考古新成果?专家解读_1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从2009年开始,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并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成果,截至目前,共发掘清理出陶俑、陶马、兵器等一千多件(组)。一统天下的秦军究竟使用什么样的兵器?又如何排兵布阵?距离揭开这些千古之谜,

    03-19 已有95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推进扎兰屯卷出版 全10卷明年“十全十美”_1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兰屯市卷》编写工作会议参会代表合影。中新社记者孙自法摄中新网内蒙古扎兰屯3月19日电(记者孙自法)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简称“蒙古族源”)重要子课题之一,《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课题组3月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举行《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兰屯市卷》编写工作会议,该课题研究专著的编撰、出版工

    03-19 已有149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一问到底丨考古揭秘 制作兵马俑一共分几步?

    披坚执锐、横扫六合,深埋地下两千余年,带给世界无穷震撼。最近两天,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最新考古成果发布,秦军使用什么样的兵器,如何排兵布阵之谜初步被解开的消息频上热搜。事实上,此次考古发掘,所解开的兵马俑千古谜团远不止于此。千人千面的兵马俑究竟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兵马俑军阵庞大,如何保证个个质量合格?深埋地下,部分陶俑为何会变成碎片?发掘出

    03-19 已有154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 军阵之谜有新解

    央视网消息:记者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从2009年开始,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并且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成果,截至目前,共发掘清理出陶俑、陶马、兵器等1000多件(组)。一统天下的秦军究竟使用什么样的兵器?又如何排兵布阵?距离揭开这些千古之谜,现在又进一步。考古新成果解码兵马俑手握何种长兵器考古专家拍下的这张照片,记录了兵俑手握长兵器的姿态。历经2200多年

    03-19 已有145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震撼!兵马俑最新发现……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已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成果,例如:两千年前的秦军究竟使用什么样的兵器?又如何排兵布阵?解码兵马俑手握何种兵器考古专家拍下的这张照片,记录了兵俑手握长兵器的姿态。历经2200多年埋藏,兵器木柄早已腐坏,但兵俑紧握的手势未改,力量感依然十足。据

    03-19 已有69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制作兵马俑一共分几步?答案来了

    近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最新考古成果发布解开了多个兵马俑的千古谜团千人千面的兵马俑如何被制作出来?深埋地下,部分陶俑为何会变成碎片?一起来了解秦兵俑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从1974年发现至今,经过近50年的发掘、修复、研究,秦俑考古专家已明确,浩浩荡荡军阵中

    03-19 已有84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殷墟“出圈”彰显文化自信

    近期,殷墟再次“出圈”。“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等6个项目上榜。“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以殷墟考古为核心标识的商代考古已历90余载,是中国考古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

    03-19 已有138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 “靖远”舰出水文物在保护修复中重焕“新生”

    中新网济南3月17日电题:“靖远”舰出水文物在保护修复中重焕“新生”记者赵晓刻有鱼纹的烟斗、带图案的金色纽扣、48厘米长的船构件……记者17日走进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利用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兰栋的工作台上整齐摆放了数十件“靖远

    03-19 已有71位网友关注 继续阅读

每日推荐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图文信息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最新视频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