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人物
一节生物课究竟有多少种上法?小学生物教师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1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徐珊娜 涂瑞婷

一节生物课究竟有多少种上法?如何用科学思维解读教材教法,让课堂学习探究多姿多彩?3月10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学老师们齐聚在军山小学,开展了“科学思维在一线教学中的认识暨六年级教材教法解读”的研讨活动。

军山小学的吴瑕老师首先带来了《生物的多样性》的教材解读,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吴老师紧扣教材,结合旧版课标和新版课标先对比分析了新旧两本教材的异同点,再重点从新教材出发,结合到单位中的每一课进行具体解读,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吴老师指出了重点学习内容。

在这样的课堂设计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研究生物的多样性、动物的遗传、变异。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参与到科学课堂的学习中,也通过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保护生物的多样的举措。

军山小学的魏秋萍老师上了一节本单元的课《相貌各异的我们》。在课堂上,魏老师组织学生以小学为单位合作学习,通过拼装画像感受相貌特征不同性状;通过组内观察填写表格发现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许多方面的不同,不同性状的组合导致人的相貌特征不同;通过观察全家福照片,探索遗传的来源和性状的变异,再从家族扩展至整个民族,遗传是民族的共性,变异是个人的特性。

“科学思维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根据思维链的探究结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的易正杰老师说,魏老师的课堂紧扣了学习目标设计活动,小组合作动手观察记录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探究、发现、总结。

随后,该区的科学老师一起进行了探讨。魏老师先进行了课例的说课,其余老师分别从教学目标、课堂结构、科学思维等方面对这节课进行了分享与交流。面对手中的新教材,在备课时,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用科学思维解读教材教法,落实课时解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