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门事件
十年自贸区未来怎么发展?周汉民:数据流通、税收监管应加快先行先试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3

  2013年9月,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成为撬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支点。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认为,经过十年夯基垒台,如今改革需要迈出新步伐,开放需要推进新领域,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他建议,自贸区要进一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当前,国际经贸规则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呈现自由化和便利化要求更高的发展趋势。纵观全球自贸区,大多以“八大自由”为首要要求,即货物贸易自由、服务贸易自由、人员往来自由、运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企业运营自由、数据流动自由,税收方面则普遍实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做法。

  “我国自贸区在数据流通、税收监管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要通过推动RCEP实施,深度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针对数据确权交易、隐私权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加快先行先试。”周汉民说,“中国还要和发展中国家一起,在世界经济秩序重构中发出诉求与呼声,推动一些重要领域的谈判,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法治保障方面,上海自贸区条例于2014年8月1日实施,其他自贸区的法治建设也在推进中。周汉民建议,系统总结自贸区建设的经验、做法、措施,制定全国通行的国家自贸区法,将自贸区的改革突破,以法治的方式予以固化。

  此外,自贸区之间还可以建立联动机制,做好前瞻性战略部署,整合不同区域的资源,既要突出特色,各展所强,又要形成合力,相互补充。

  “在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都分布有若干自贸区,可探索在这三个区域率先构建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要素交易大市场,推进土地、资金、劳动力、数据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周汉民说。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