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eo优化
从“硬件联通” 到“软性对接”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1

  3月9日7时,一辆蓝色公交缓缓停在长安万科金色悦府小区东门,车身LED电子屏幕上醒目地显示着“长安定制”字样,现场等候的乘客一跃而上,精神抖擞地出发前往深圳松岗的工作地。

  这是长安镇首条跨市定制公交线路,专为在长安大型住宅小区居住的莞深通勤人员“量身定做”,提供贴心便捷的“点对点”通勤专车服务,极大方便了两地居民往来。

  “硬联通”加速,“软对接”提效。在莞邑大地最南端,纵横交错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蜿蜒连绵,深莞两城的基础设施加速互联互通,物流、人流往来更加快捷,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优化了城市品质,双城携手铸就可期的大未来。

  撰文:欧雅琴朱晋韦基礼通讯员:刘文杰

  交通新枢纽打破城市边界

  莞深之间,由北向南,长约15公里的公常路纵贯整个黄江,一路延伸至深圳光明科学城。

  四通八达的城市网络,撬动莞深区域板块价值大幅提升。

  近年来,南部九镇一边加强“内联”,镇域交流更加频密,一边加速“外通”,与深圳乃至大湾区建立起四通八达的路网,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社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东莞南部片区出行进一步提速。东莞南站开通运营一周年来,客流量持续增长,从初期日均发送六七百人到现在的四五千人,高峰时每天开行列车超130趟。

  “早吃肠粉、午吃脐橙、晚吃禄鹅,畅游全国的这种速度,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李振华是土生土长的塘厦镇林村人,看着现代化的高铁站,他分外感慨。江西赣州人付天明是塘厦某五金企业的总经理,如今,乘坐高铁回老家只需要2个多小时,从东莞南站出行已经成为他和家人的首选。

  东莞南站的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东莞南站累计到发旅客178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111万人次,到达旅客67万人次。如今,东莞南站可通达范围已至11个省份,到达城市超80个。

  这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不仅为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更日益成为城市延伸发展的基石。利用高铁带来的要素资源流动,塘厦正探索以市镇联合统筹的方式开发东莞南站周边地块,注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等要素,把东莞南站片区打造成为“城市副中心”。

  畅通无阻的交通路网,缩短了东莞到深圳的距离,亲密了两地的交往。

  最新发布的《东莞市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表明,将加快稳定东莞1号线与深圳6号线支线、东莞2号线与深圳20号线、东莞5号线与深圳13号线、东莞3号线支线与深圳11号线、东莞1号线支线与深圳22号线的衔接方案,推动深莞惠边界区域的城市轨道直连直通。“轨道上的大湾区”正从蓝图驶向现实。

  城市新面貌促进深度融合

  如今的深莞两城,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不断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活跃,产业、人才、资源等要素正逐步深度融合。

  俯瞰地图,东莞与深圳连接最紧密的镇肯定是凤岗。

  三面临深,凤岗呈“心型”嵌入深圳,距离华强北仅17公里。目前,深惠城际凤岗站已启动建设,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段也已纳入深圳轨道五期建设规划,加上周边的深圳外环高速、沈海高速、博深高速、清平高速、水官高速、丹平快速等高速公路及干道,两地发展密不可分。

  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凤岗为圆心,15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深莞两地的创新产业和人才,聚集了深莞的创新力量和产业未来,也呼唤着更高品质的“双城”生活。

  “早在2010年2月,塘厦深圳间就开通了深莞1线跨市公交,连接起塘厦和深圳观澜、龙华。”据介绍,作为深莞惠三市跨界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合作计划的成果,十余年间,跨市公交的数量不断增加、范围涉及更广,成为两地居民往来的首选交通工具。

  据统计,东莞已经开通了11条深莞跨市线路,乘客日渐增长。其中,以从上南路场站开往深圳燕罗公交总站的莞241路最为受欢迎。2月,这条线路总客流量为91845人次,日均客流3280人次。

  结合深圳地铁开通情况、莞深连接道路建设情况,东莞巴士公司运营负责人表示,计划适时增加凤岗往龙华观澜方向、凤岗往龙岗四联方向的跨市公交线路,满足两地居民工作、生活需求。

  花大力气、下狠功夫,通过规划、交通、配套等高水平对接,近年来,南部九镇的城市面貌、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承接深圳优质创新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清溪为例,全镇按照“一村一品”特色方式,积极谋划美丽乡村风貌带建设,努力擦亮“美丽圩镇”的文化底色,全面提升了人居环境,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明媚的春光里,登上奔向美好生活的公交,在清溪镇禾雀花“赏花行”感受中国最美小镇的魅力,在谢岗镇的银瓶登山文化节里领略山水风光,到大朗镇参加一场火热争霸的“村BA”……如今的南部九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吸引人才近悦远来,共同绘就新时代美好生活新画卷。

  写好“扩巢引凤”新文章

  道路与产业的联通,固然可以打破物理上的界限,然而公共服务的衔接“落差”,很长时间内始终是阻碍东莞与深圳“无缝对接”的顽疾。

  在“十四五”规划中,东莞明确提出,在南部各镇的临深交界地区谋划建设一批高品质、低成本、优环境的产城融合新社区,推进与深圳公共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全面对接,促进生活同城化,成为莞深青年向往、追梦圆梦的创新创业高地,打造引领莞深“深度融合、一体联动”发展的“引爆点”。

  随着深圳都市圈建设的提速,南部九镇的居民更明显地感受到了发展的脉动。

  进一扇门,办两地事。近年来,东莞市大力推进“跨域通办”便民服务,南部九镇是这一举措的“领跑者”。例如,黄江政务服务中心与深圳市龙华区行政服务中心协同合作,采取“办事人或深圳窗口自主下单、快递流转至各镇大厅、使用一体化平台进行收件”的模式,深圳市龙华区150项、黄江镇56项事项已实现“深莞通办”,实现深莞两地群众及企业办事少跑腿、不跑腿。

  城市的发展正前所未有地与深圳紧密相连,教育、医疗等生活需求也日益增多。如何与深圳公共服务全面对接,成为各镇亟须要解决的问题。

  近日,樟木头中心小学教学楼扩建工程动工。建成后,学校将新增普教室16间,增加学位800个,有效缓解樟木头学位紧张问题。樟木头中心小学办公室干事巫丽仪说,教育扩容提质是樟木头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学校正全力配合、更快更好地建设。今年9月,孩子们就能用上新教室。

  作为南部中心医院,1月12日,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启用了东莞卫生健康系统的第一台手术机器人在广东医东莞附院开机启用,为65岁的膀胱癌患者成功进行手术。这既是首台国产手术机器人落地医疗机构并进入临床应用,也是区域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东莞力撑临深片区医疗水平的提升。校地共建以来,广东医东莞附院医疗技术屡屡突破:东莞第一台手术机器人启用并完成手术、第一例肿瘤冷冻消融术“融掉”肺部肿瘤、第一例人工肝技术救回热射病患者、第一例ECMO下支气管支架置入手术、第一例孙氏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第一例完全腹腔镜下减孔远端胃癌根治术……填补区域内多项空白。

  深圳也频频抛出“绣球”。2月14日上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举行深莞深度融合签约仪式。双方将携手合作,促进两地分级诊疗、资源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两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利、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硬联通”“软对接”,最终都是为了促成“心相通”。如今,南部九镇正锚定发展的“关键变量”,最终实现莞深两地的真正“人融”目标。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