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笑话
珠海政策性农业保险探新路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0

  “农民种植养殖,最怕的就是天灾,如果没有做好保障措施,一年下来心都得悬着。”今年初,因遭遇低温而获得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款的农户邱志航说。

  珠海市地处南海之滨,农田多、滩涂多、水域广,为农、渔、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但由于雨量充沛,偶有阵寒,再加上地处台风登陆地区,各种风险的存在成为了发展本地特色农业产业的“拦路虎”。

  自2007年我国开始实行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为核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珠海市连续创新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保险产品。数据显示,2022年,珠海完成农业保险保费1.37亿元,同比增速235%,远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的69.7%,铺开了一张日渐牢固的农业“安全网”。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农户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虽然满足了“低保障、广覆盖”的设计理念,但是难以在短期内涵盖农户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如何打造农户更满意的政策性农保产品,珠海仍在探索。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王韶江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

  起步

  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民撑腰

  今年初,因寒潮天气影响,金湾区平沙镇1月29日—30日最低温度分别达到6.4和4.5,辖区种植业和养殖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珠海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台隆农业”)就是受灾企业之一。该公司凤梨种植面积有285亩,受到寒潮天气影响,凤梨叶子被冻伤,对出果的影响比较大。

  让不少农户感到庆幸的是,低温触发了金湾区水产品气象指数、种植产品气象指数保险的理赔条件,台隆农业也拿到了15700多元的种植低温气象指数保险金。“现在就算天气冷了或者是热了,也有保险赔付挽回点损失,我们发展凤梨种植的底气更足了。”该公司负责人陈希表示。

  同样获得赔付的还有平沙镇的水产养殖户。大虎社区养殖户叶龙有25亩鱼塘,此次获得赔付7584元。“有了这笔赔款可以再购买一些鱼苗,为我们养殖户提供了一定支持。”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惠农富农强农、稳定农民收入预期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长期来看,对当地农业的促进作用是直观的。

  2017年开始,受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影响,珠海市生猪养殖猪场数量和生猪饲养量锐减。

  为完成生猪恢复生产及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解决生猪养殖公司不敢养猪、不敢养大猪的难题,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印发《2021—2023年珠海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将中央补贴型生猪保险的仔猪保险金额由原来每头200元提升至500元、育肥猪保险金额由原来每头800元提升至1400元。

  随着方案的实施,全市生猪存栏量也相应地由2019年的1.5万余头,提升至2022年的6.67万头;同时,2022年珠海生猪出栏量也达到10.16万头,同比增长139.62%。

  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下发,其中有6次提及“保险”,勾勒出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推动落实政策性保险和珠海地方性生猪保险,珠海生猪稳产保供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大幅提高。”珠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新生猪保险制度以来,珠海市累计为57.36万头生猪提供风险保障4.94亿元,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574.66万元,其中农户自缴部分保费456.09万元,保险覆盖率达100%。

  博弈

  农业保险不仅仅需要兜底

  清除“拦路虎”,撑起农业“安全网”的农业保险,如何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有没有保障水平高、理赔标准高的农业保险产品,让农户在多重的风险中“端牢饭碗”?

  据悉,市面上的农业保险类型主要分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对参保农户进行保费补贴并提供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大部分的保费是由各级财政补贴的;商业性农业保险,需要投保农户自缴全额保费,保险公司承担完全赔偿责任。

  “早年间,各家保险机构也尝试在珠海推出商业性农业保险,但是收效甚微。”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农户反馈来看,市面上的保险产品保险费率(应缴纳保险费与保险金额的比率)普遍较高,导致农户的投保积极性不高。

  纯商业农业保险不可持续的背景下,自2007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为核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创新政府救灾方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了农业风险生产经营风险。

  然而,一款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出台,牵涉着政府、保险机构、农民三方,要在三者间保持平衡并非易事。

  “每款政策性农业保险都要符合政府补贴受得了、保险机构承受得了、广大农民接受得了的准则,但其‘低保障、广覆盖’的设计理念,注定难以满足所有农户的需求。”业内人士表示。

  “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是通过对大灾的风险保障来确保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保险金额以农产品物化成本的八成进行确定,理赔金额主要用于帮助农户复工复产。”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下称“人保珠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种植业为例,种植物化成本以种子成本、化肥成本、农药成本、水电燃料成本为主,保险金额一般不超过物化成本的八成。在相关成本发生波动上调的情况下,保险机构可结合实际情况提高保险金额。

  此外,不同种类的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获得感也大不相同。相较生产成本高的养殖和经济作物种植,珠海水稻的农业保险相对成熟,财政补贴比较充分,基本做到了为生产者的收入兜底。

  “赔付能覆盖到损失的九成左右,而且水稻的保险费用完全由政府财政补贴,又替我们省下一笔钱。”珠海市汇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农业部经理叶衍畴介绍。

  另一方面,叶衍畴也建议更改赔付规则,“比如,现在的‘气象指数’保险,每次触发养殖户都会得到赔付。而水稻每次遭遇自然灾害都会统计,但都是最后统一结算的,无形中少了一些赔付金额。希望以后水稻的保险也能改为每次遭灾及时赔付。”

  探索

  “保险+”护航乡村振兴

  如何让政策性农业保险更加普惠、性价比更高?处于改革前沿的珠海经济特区一直在探索推出更符合农民需求的保险品类。

  2008年,为给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珠海市安排450万元资金试点香蕉、奶牛等农民投保意愿强烈的险种,并实行“两头扶持”政策,对农民投保的保费补贴比例为市级补贴40%,区级补贴20%,农民自己只需缴40%。

  随后又连续推出《珠海市政策性水产价格指数和风灾指数保险试点实施方案》《2021—2023年珠海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等方案,推出农业险种达到34款,覆盖种植、畜牧、水产等农产品以及十余种农业生产常见风险,多项指标中农户自负保费从40%下降到20%。

  而在市级层面外,各区也不断探索,印发《珠海市金湾区(开发区)2022—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黄立鱼养殖、水产品气象指数、种植产品及农业设施气象指数)工作方案》《珠海市斗门区2022—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水产品气象指数、种植产品气象指数)工作方案》等区级政策,扶植地区特色产业,共同将农业保险“安全网”织得越来越牢。

  与此同时,珠海还在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农业保险资金规模。

  近三年,珠海市财政每年安排超过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各区按照市区财政1:1足额配套区级补贴资金,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强化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完善资金拨付流程,及时足额支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022年,财政补贴资金超过1亿元,为农户提供超23亿元风险保障。

  多举措并重之下,珠海农业保险保费迅速增长。

  2022年珠海市完成农业保险保费1.37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29亿元任务,同比增速23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的69.7%,年度增速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东莞的528%;近三年增速3602.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的331.3%,三年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而作为执行端,保险公司也在不断发力,推出新产品满足农民多样需求。

  “珠海市面上,水产品、种植产品方面的保险产品较为单一,无法有效涵盖农户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人保珠海分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与区政府配合,探讨落地“保险+价格”“保险+期货”“保险+信贷”等多种产品类型,持续创新地方农业保险产品,为珠海市农业产业构筑风险保障体系。

  以“保险+期货”为例,该模式是指以期货品种为保险标的,在保险期间,因保险合同责任免除以外的原因造成该品种期货合约的价格低于约定价格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的保险。

  “新型保险产品责任范围更宽、保障程度更高、险种优势更为突出。在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自然灾害频发背景下,这些金融工具将进一步缓解农户生产压力、保障农民预期收入。”上述负责人介绍。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