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簌的释义

2025-07-23 浏览次数 0

萧簌《中国古代史籍校勘学》核心释义

一、核心研究框架

萧簌提出"三维校勘体系"包含:

  • 文献源流考证(强)
  • 版本差异比对(强)
  • 校注方法创新(强)

二、典型校勘案例

原始文献 通行版本 萧簌校勘要点
《史记·河渠书》 中华书局1959年版 纠正3处纪年矛盾(斜体)
《汉书·食货志》 中华书局1962年版 补充5条敦煌残简佐证(斜体)

三、学术争议焦点

学界对萧簌主张存在三点讨论:

  1. 校勘优先级标准(强)
  2. 数字人文技术应用边界(强)
  3. 古籍数字化伦理问题(强)

四、方法论创新

其提出"双轨校勘法"具体操作流程:

  1. 建立原始文献数据库(斜体)
  2. 标注版本差异坐标(斜体)
  3. 交叉验证历史地理信息(斜体)

主要参考文献:

  • 萧簌.《校勘学新探》. 北京: 中华书局, 2018.
  • 李志民.《古籍数字化校勘实践》.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