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遭帝国神教坑惨了而害人害己的德国人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0

(接上节)

? ?第二节第七节

?遭帝国神教坑惨了而害人害己的德国人

?

帝国神教不仅停留在文艺和历史观中,而是真正影响到了政治,影响到了历史,影响到了千百万的生命。例如二战后的美国成天价东征西伐,激情不消,惊得中国人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

注意到我最近关注西方的帝国现象,而且提出了帝国神教的想法,好友植指点我:希特勒搞的是“第三帝国”。经她的启发,对近代史向无兴趣的我去翻读了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以下简称“三子史”),那本著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翻译过来,脍炙人口。

恰恰因为在相关历史上是彻底的小白,我反而可以用普通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去看待那段往事:才读了一章多,我就开始诧异,举德国上下,就没有一个人告诉希特勒,该“休养生息”吗?只要是爱读《三国演义》的人,一旦看到一战后德国的乱象和困境,都会自然地得出结论,那时的德国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所以希特勒不管多疯狂,有多大野心,按中国历史的规律来说,他该整的是“文景之治”,暴兵,只能留给下一代。

自然,采用帝国主义理论、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或者其他理论,不难分析出,当时的德国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互相倾轧下,也许很难休养生息,那——

还有“卧薪尝胆”啊!

西太后和东太后还能整出个同光中兴呢。

《三国演义》的中国读者会纳闷的是:

在一战的重创之后,不经个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卧薪尝胆,德国怎么可能兴兵而不败呢?

就算第三帝国一定要搞侵略,那闪电战最早也该在一九八九年发生,由古德里安的孙儿辈去打。

——作文题,八百字以上,开卷儿,可以去网上或者图书馆查资料:

一九八九年纳粹德国发动闪电战,如何影响了我的人生?

? 这就是很有趣的局面,当用另外一个文明传统去看希特勒和他的时代的时候,好多从二战以来似乎顺理成章的论说,突然显得诡异了。

对纳粹德国那么个似乎是“怪物”的实体,西方智者有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往往洞见深刻,包括剖析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我们今天要谈一点:

希特勒及其党徒们,以及德国军队,都是帝国神教的狂热信奉者。

本书无力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但是,纳粹德国的侵略战争,恰恰完美地符合了帝国神教简单粗暴的教义。不仅如此,从希特勒及德国军队的具体事迹,还可以推导出,帝国迷信那唯一一条核心教义,有着一层层延展的思想:

帝国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征服。

它的建立,它的维持,它的繁荣和强大,也是依靠征服。

经西方文化塑造,变得充满壮丽和浪漫色彩的征服一词,其实包含着特别残忍的几项内容:

入侵,占领,统治,掠夺,奴役,种族制度乃至种族灭绝。

所以,帝国的意义就在于征服,是指,帝国的意义就在于入侵、占领、掠夺、奴役、种族制度。

笼罩在许多人心中的这一种帝国神教,是一种宗教,而不是一种社会理论,因为它是一套并没有实际论据支持的话语,是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的帝国主义)去历史化。这套说法不经证明,也不经证伪,它是一套教义,让人们盲信。

驳斥这套简单粗暴的教义,很简单:

凡是符合教义的所谓帝国,也就是单靠暴兵征服而兴起的帝国,都不持久。——那么帝国的意义在哪儿?

但是教义是不讲理的。在这套浅陋而庸俗的教义中,由帝国的意义在于征服,又演变出:

不征服的帝国就没有意义。

希特勒上台不久就去侵略“东方领土”,而夏伊勒认为他的失败仅仅在于战略与战术失误,就是在帝国神教教义下产生的自然结论,他俩都觉得,帝国出去侵略,是唯一该做的事,是本分。

更有意思的是,教义还推出了又一条:

帝国如果不搞征服,那么怎么生存呢?

西方帝国主义彼此倾轧,用今天的话可能能算“内卷”,是事实。

但,帝国神教由此得出了一条教义:

帝国只有靠征服才能生存下去。

即,征服不仅是帝国存在的唯一意义,也是它存续的唯一之道。

接着,又逻辑错误地得出了另一条教义:

仅仅靠征服,帝国就可以存续和稳固。

然后又得出更荒谬的定义:

除了征服,帝国什么也不该干,其他一切都是贱役,由被征服者去干。

万般皆下品,唯有征服高。

所以帝国的“主导民族”甚至不应该从事生产,而是只从事征服,即,入侵,占领,统治,掠夺,奴役,种族制度。由被征服者从事生产,征服者则享受他们的产品,享受他们的劳动。

当然,唯有一项生产,帝国和征服者必须抓在自己手里,那就是——军工生产,亲自生产武力征服所必须的更先进、更强大的武器。

帝国和征服者只需要把军工这一项生产抓在手中,其余的生产,都由被征服者完成:

戈林向柏林的实业家和高级官员们发表了一篇秘密演说,直率地说出了将要发生的事情。

“[他说,]我们现在正在临近的战争,需要有极为庞大的生产能力。不可能想象重整军备有任何限度。前途只有两条,不是胜利就是毁灭……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后的决战已经在望的时代。”(第九章《开始的步骤:1934-1937年》”

如果读过前面章节介绍《倾国倾城的男主》的内容,就不难看出,那部好莱坞大片的男主及其所率领的部落与军队正是如此的生存方式,他们只掌握战争技术与先进的武器,亲自改进火药,修造的火炮在天际线上一字排开,但不从事其他生产。

对上述一条条论断,我并未以纳粹德国的史料进行分析,全凭感性,或许缺乏说服力。但,我们看看纳粹德国的行为,有理由相信,希特勒及其同党,德国军队,都是帝国神教的狂热信徒,他们恰恰是被帝国神教坑死了,因为他们迷信教义,竟弄颠倒了实际次序:

你得先完成征服,再建立帝国,就像大英帝国那样。

更何况,大英帝国的成形,是个复杂的过程,东印度公司也不是光靠希特勒那样打打打干成事儿的。

不,希特勒先宣布建立了一个帝国,然后就甩开膀子搞征服了,打打打。

只有迷信的人才会这么盲目。

他坚信,只要坚持征服,获得“生存空间”,人力,自然资源,劳动,包括苏联的工业设备,都能靠征服获得。“三子史”介绍得清楚,希特勒进攻苏联,就是为了获得那里的资源,进攻捷克等国,在资源之外,还要获得人力的劳役。——纳粹德国为了让本国的家庭主妇过上征服者该有的生活,征调了五十万斯拉夫妇女去给她们的家庭做女佣(奴工)。

更可怕的是,来自美国的人文知识分子夏伊勒在自己都没察觉的情况下,与希特勒有着一样的迷信。他讽刺墨索里尼犯了“致命错误,想把一个缺乏工业资源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那么,德国当时的工业能力强大先进,所以希特勒就没犯错误啦!相反,他头几步很是过人。

实际上,夏伊勒非常仔细地介绍,希特勒的征服蓝图多么清楚,他如何先试图避免与英国交火、后来又试图避免让美国卷入,以便只在东线侵略苏联,一旦顺利攻占苏联,就解决了关于“资源”的一切问题,可以回来从容对付英美,甚至到“远东”与同伙儿日本人争高低。夏伊勒同意希特勒的方案,相信,如果希特勒真的拿下苏联,他就会获得帝国的胜利、征服者的胜利,只可惜形势错综复杂,再加上希特勒的一系列战术失误,主要是德国人低估了东方人——日本人的复杂与狡诈,一招输,全盘输,“使自己处于与世界上三个最大工业强国相对抗的斗争中”。侵略一个世界上最大工业强国,更何况该国是个东方国家,那是征服,必有回报;同时面对三个,就惨了。

所以,夏记者一边在《新秩序》一章里痛斥纳粹德国种种反人伦的邪恶暴行,一边,对我们嗤之以鼻的三四年“胜利”赞赏不已。因为,纳粹德国在那几年间的行为,完美地实践了帝国神教的教义,想在近代史上找到同样完美的教义实践,不容易。

然而,我们由另外一个文明传统看去,只觉得处处诧异。当时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联也不想与德国冲突,那么,在德国来说,在侵吞捷克与波兰之后,它本该停下来,对新侵吞的空间加以消化。[i]第三帝国应该在三八和三九年扩张的空间范围停顿下来,对“帝国的新部分”加以用心的“经营”,至于怎么经营我就不献计献策了,太恶心。至少有个参考的例子,虽然那例子特别黑暗和邪恶,就是日本吞并朝鲜之后的做法。只有在新部分稳定下来,能够为“三德子”提供各种资源之后,它才可以进攻苏联。而且一旦发现入冬之后还不能获胜,就必须不惜代价撤离苏联。所以,如果纳粹德国非要入侵苏联,那最早也该在一九九一年。

——作文题,八百字以上,开卷儿,可以去网上或者图书馆查资料:

一九九一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导致卫国战争爆发,如何影响了我的人生?

这整个儿假设最荒谬的一点是,假设纳粹德国固守一九三八年掠夺到的土地,再一路混到一九九一年,很难说国际形势会变成什么样,也许到那时就不需要它去进攻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挨冻了。

然而,“三子史”最惊悚的一点乃是,史书的作者与希特勒一样,都是帝国神教信徒,信奉同样的愚昧教义。

护法战争大获全胜的中国人民觉得,还有人想在二十世纪折腾帝国,纯属愚昧,第三帝国只有七年的历史,根本就是一出儿闹剧。最近,网民昵称第三帝国为“三德子”,表达嘲弄的轻视。

但是,在西方的帝国神教信徒那里,第三帝国正经是同一个家族的孩子,是真实不虚的帝国。夏伊勒便是如此,他说得清楚,写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帝国、一个时代的历史”,希特勒“怎样引导这一民族走向战争和征服”。

夏伊勒是优秀的美国记者,是时代喉舌、无冕之王,反对无端迫害共产主义者,也反对传统的天主教势力控制现代国家,对于纳粹的种族暴行,他沉痛而愤怒,口诛笔伐。但是,他没有能力自省到:对帝国这个名称和概念,对征服和征服者的名称和概念,他没有过一丝丝质疑。相反,一旦涉及第三帝国的军事征服,他就充满激情。

夏记者从1925年就前往欧洲进行新闻追踪,见证了一个血腥残酷的时代。他对那个时代的现场感受和事后结论是什么呢?他在前言中开宗明义:

“阿道夫·希特勒也许是属于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这一传统的大冒险家兼征服者中最后的一个,第三帝国也许是走上以前法国、罗马帝国、马其顿所走过的道路的帝国中最后的一个。至少由于氢弹的突然发明,由于弹道导弹和能够击中月球的火箭的突然发明,那一阶段的历史已经闭幕了。”

我都看傻了。

感慨的是,这位时代的见证者曾相信并宣言,帝国已经终结。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他的晚辈们反驳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夏伊勒把统治——rule与征服分割开。他说,纳粹德国之所以坏,是因为它采纳了“极权主义的独裁政权”,以及希特勒和同伙的种种混乱但是邪恶的“思想”,比如要建立以人种为基础的国家,然后建立元首的绝对独裁权力,并在他之下设置一群地位稍低的统治者;夏历史学家说,他们的想法“一望而知是个一知半解、没有教养的精神病人所想出来的荒诞可笑的大杂烩”。就这样,夏作家采用了二分法,全书中,一切的恶,都是极权主义、独裁以及其他种种纳粹德国特有的品质导致的。

那一切的恶都与帝国无关,也与征服无关,与帝国的好大儿德国军队无关。七年的帝国既把德国人带入了深渊,也让他们登上了人类的高峰,“权力和征服的”高峰:

“除了一伙德国人之外,这段时期对于所有的人都是黑暗时代,而现在这个黑暗时代也在凄凉的暮色中结束了。这个“千秋帝国”,正如我们所见到的,曾将这个伟大的民族,这些富有才智但又极易被引上歧途的人民,带到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权力和征服的高峰,现在它却土崩瓦解了,其突然和彻底,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那虽然是一个“黑暗时代”,德国人民却有一项光荣和福利,此前他们没有赢得过,此后怕是也难了:

“使他们一度成为从大西洋到伏尔加河、从北角到地中海的欧洲的主人。”

作者这种自相矛盾的态度贯穿始终。特别是到涉及军事的时候,他一方面、更少地、偶尔地谴责侵略,一方面、更多地、成篇幅地,借着介绍战争进展的理中客面目,赞美征服。尽管他明明知道侵略和征服是一回事,但他就是给弄成像不是一回事儿似的:侵略是非法进入其他国家的领土,征服是纯粹的军事行动。

夏伊勒的如此观念反映了帝国神教的一个特色,在那种邪教里,帝国和征服是经过提纯的,结晶化的,像水晶一样清澈,像天上的星辰一样明亮,没有杂质,也没有道德属性,更不受道义审判,是祂。

就第三帝国崩溃的原因,他批评说,错误不在对外搞征服,不在搞第三帝国,而在征服的力度和幅度都不够,缺乏征服者必须有的气魄。德国人不具备相称的胆略和战略眼光,因为地理和历史原因,没有“全球战略”,还怕海。说白了,德意志民族没有打帝国的资质:

“德国人尽管自吹有军事天才,但是缺乏雄才大略的战略思想。他们的天地只限于———而且常常如此——在欧洲大陆进攻邻国的陆上战争。希特勒自己怕海,而他手下的重要军事将领,对海则几乎一窍不通。他们的心中只有陆地,没有海洋。”(第二十一章《西线的胜利》)

?? “盟国许多政界人士大为震惊,他们反复端详着地图,认为现在几乎已无法阻挡隆美尔给予英国一次致命打击:征服埃及,然后在得到增援的条件下,向东北推进,席卷中东的大油田,再与俄国境内的德军会师于高加索。俄国境内的德军这时已经开始从北面向高加索前进了。这是盟国在战争中最黑暗的时刻之一,相对来说,也是轴心国方面最光明的时刻之一。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希特勒对全球战略是一窍不通的。他不知道如何利用隆美尔在非洲获得的惊人成就……而不是由于预见到征服埃及的重要性。”

? ?作为帝国神教信徒,记者夏伊勒自然地站在征服者立场,把世界看做帝国与征服的打劫对象:

“而这时金字塔已几乎在望,再往远处看,便是埃及和苏伊士运河这个大战利品!”

???? 全不管其时在第三帝国的大战利品捷克、法国等地,多少人正经历恐怖的残害。

???? 夏伊勒还与希特勒携手证明,帝国神教的教义是以一神教为基础,把帝国、征服同征服者与神选、神指定的使命等观念结合在一起。

希特勒如此宣称:

“我相信,是上帝的意志打发一个青年从这里到德国去,让他成长起来,把他培养成这个民族的领袖,以便使他能够领导他的祖国回到德国。上苍自有它的意志,而我们都只不过是它的意志的执行人而已。” (第十一章《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

毛骨悚然的是,《倾国倾城的男主》的全片情节,竟然严丝合缝地与这段讲演演绎的情节相符。

夏伊勒则如此评判希特勒发动战争:

“希特勒在排除他们(军队首脑)的反对以后就走上了征服者的道路,去完成他的使命。”

成了帝国神教的狂热教徒,让夏伊勒自觉维护一切与帝国沾边儿的东西,尤其是帝国灭亡之后留下来的遗产,其中他主要倾情的是“老派的、传统的陆军军官阶层”——这玩意儿宝贝啊,离了它,帝国咋搞征服。

他明明知道,正是旧帝国遗留下的陆军把希特勒推上了位,在战争中也效忠希特勒,但是,他就是情不自禁为德国军队疯狂洗白,并且把推翻希特勒行动失败的原因归咎在参与者的个人缺陷上。他甚至相信,假如德国军官真的推翻了希特勒,第三帝国就能成功,“完成德国光荣使命的道路”。

在夏伊勒看来,既然帝国和征服是神圣的,是结晶化的钻石,那么引发二战的罪魁祸首国家之一德国,建立帝国和发动征服也是光荣的,那是神指定给德意志的使命。只不过,德国人在当时还没有做好准备:

一战后,第二帝国的“其他传统机构依然保留了下来。一个人民选出的政府、一支德国军队的核心和参谋总部仍继续起着作用”,但是那个“伟大的民族,这些富有才智但又极易被引上歧途的人民”却“那样盲目、那样死心塌地地追随”愚蠢的希特勒及其“纳粹匪徒帝国”,没有选择霍亨索伦王室、德国陆军团,结果是“1945年的春天,第三帝国却根本不存在了。无论哪一级的德国政权都不存在了,千百万三军将士在本土变成了战俘。千百万居民,一直到乡村的农民,全被占领军统治”。

夏伊勒想,德国人民会犯那种低级错误,也是一种神意,是“德国的劫数”。尽管出了奥斯维辛和布痕瓦尔德,但是,那位美国记者仍然认为,希特勒是德国走向伟大帝国的有益一环,是神对德国的一次测试和锻炼:

“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逻辑。它为德国历史指出了一个继续的方向,虽然当时很少有人看到这一点。它指出了完成德国光荣使命的道路。”

他说,希特勒昭示了,德意志的光荣使命的道路,德意志继续的方向,是帝国和征服。

“三子史”出版于1960年,自那以来,西方思想界对纳粹德国进行了相当彻底的清算,德国人民也展开了深刻的反省,到今天,夏记者所持的第三帝国史观大概是遭唾弃了。但是,在西方文化里,利用其他题目,其实到处都能撞见类似的叙事,传扬着类似的观念。

另外,还有一个反例:

???? 德国两次试图通过战争占领欧洲,把欧洲推入了浩劫,结果是德国人集体成了罪人。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特别是2011年欧债危机后,德国人可以用钱把欧洲买下来了,结果,德国人舍不得钱了!时任总理默克尔便横跨大陆,从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说服一个遥远国家的领导出钱。

我每次讲这个段子,朋友都是微微一愣,然后吃吃地笑。

? ?在二战结束六十六年(1945—2011)后,德国人仍然笼罩在帝国神教里。

? ? 花钱买下来的不是打下来的,不是征服来的,所以,它不香。

? ? 帝国神教对西方人的掌控之牢,浸淫之深,在旁观者看来,像是一场噩梦。

珍珠港事件之后,丘吉尔迅速运筹帷幄,他“也想到奋斗中的中国”,给蒋介石发电报说:

“英帝国和美国已经受到日本的攻击。我们一向是朋友,而现在,我们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

他替“英帝国”向日本宣战:

“……以联合王国国王陛下政府名义通知日本帝国政府,两国之间存在着战争状态。致崇高的敬意。”

并为这种“拘于仪式”做说明:

“但是当你不得不去杀一个人的时候,客气一点,毕竟不会花费什么。”

在其二战回忆录中,丘吉尔称日本人为“可畏的远东岛民”,“……勇武,纪律和民族精神,曾经维持着这个冷酷而蛮勇的亚洲民族的生命力”。

所以,我们不要误以为,世界各国都真心认为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是犯罪,该受谴责。不,人家是站日本一边的:那只是帝国神教教义得到了一次强大的实现,是征服者在搞征服。征服是没有错的。不仅没有错,整个西方世界都像丘吉尔一样,对天皇和“日本帝国”肃然起敬。日美合拍的《虎虎虎》里,把日本海军和空军拍得容光焕发,豁达爽朗,又激情又快乐,还有幽默感,能够自嘲——其实是二十世纪美国强盛时代美国人的风貌。

500

500

《虎虎虎》截图

在帝国神教的黑暗世界里,人们要么是征服者,要么是被征服者。一些本该为国家和世界谋太平的智库人物,也一样困在那黑暗的蒙昧里,写出诸如《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那样的书。


[i] 免挨打声明:本人绝不是认可纳粹德国对捷克、波兰等国的侵略,绝不认为德国有权利去“征服”其他国家。就是就希特勒造成的事实进行讨论。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