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共享
宜昌市市长马泽江: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07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又迎来“两会时间”。

踏上新征程,奋楫再出发。政事儿工作室推出“奋进中国——2023年全国两会政事儿访谈录”,来自各条战线的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讲述不负重托、同心圆梦的履职故事,畅谈中国发展新愿景。

宜昌市市长马泽江:

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

2022年,湖北宜昌市经济总量突破5500亿元,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上升至第52位,今年目标突破6000亿元、冲刺全国百强城市前50。

作为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将如何主动服务和融入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战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市长马泽江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今年是全力拼经济的一年。我们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强信心、稳增长、防风险、推改革、惠民生’上来,加快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宜昌之进服务全省之稳,以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马泽江表示,力争五年内,全市经济总量突破85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培育壮大6个千亿级产业,推动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马泽江出生于1970年5月,曾任武汉市汉阳区委书记,武汉长江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兼江岸区委书记等职,2021年4月任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

(资料图)

谈履职

“从人民利益出发,用高质量的建议参政议政、为民发声”

新京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你今年关注的焦点话题有哪些?此次两会准备了哪些建议?

马泽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也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作为“立规”之地、“大国重器”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政治责任和特殊使命。近年来,宜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砥砺前行,深入打好长江高水平保护攻坚战,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

作为来自湖北宜昌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关注的焦点还是“长江大保护”。这次全国两会,我带来了5条建议,包括支持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推进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化、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湖北节点、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跨地区跨部门水源保护协调机制等。这些建议,都与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上升到国家层面,给予关注和支持。

新京报:你如何理解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未来将如何履行好代表职责?

马泽江: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一肩扛着党和国家的重托,一肩担着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有幸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无上光荣,更深感责任重大。

未来五年里,我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始终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对人民负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是锤炼履职“硬本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理论,系统学习宪法和法律,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二是当好人民“代言人”。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从大局着眼、从人民利益出发,用高质量的建议参政议政、为民发声。三是传递地方“好声音”。在认真履职的同时,我还要为湖北、宜昌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讲好“湖北故事”“宜昌故事”,传递“湖北好声音”“宜昌好声音”,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谈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宜昌必须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去谋划发展”

新京报:谈到长江大保护,宜昌提出要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马泽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长江重点生态区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江中下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特殊的区位环境和使命责任,意味着宜昌必须模范践行“两山”理念,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去谋划发展。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新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打造长江大保护升级版,加快建设“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目标,并将其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推进。

在建设目标上,计划分三个阶段接续发力:即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绿色转型、城市空间拓展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典范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0年,三峡生态屏障更加安全稳固,城市空间格局更加科学合理,城市功能品质全面优化提升,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典范城市建设取得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志性成果;到2035年,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基本建成。

在重点任务上,努力争当“四个典范”:一是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的典范。在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治理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创新探索,争取更多经验在长江流域复制推广。二是城与山水和谐相融的典范。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万里长江最美滨江”,保护好“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景观风貌格局。三是产业绿色发展的典范。努力建设全国精细磷化中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大健康产业基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四是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典范。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打造全省标杆。

宜昌(资料图)

在关键举措上,明确了“三做三控”的策略:“三做”即做优主城、做美滨江、做绿产业,将其作为建设典范城市的主攻方向。“三控”即“北岸控密度、南岸控高度、滨江控宽度”,将其作为“城建铁律”长期坚守,凡是没想清楚的坚决留白留绿,坚决防止不可逆的破坏。

目前,我们已制定典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谋划2023年度重大事项任务32项,计划实施重点项目84个、总投资4899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04亿元。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安排。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结合宜昌实际,聚焦做绿产业,先立后破,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行动,重点加快工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努力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谈融入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战略

“对宜昌来讲,更是一次系统性、重塑性的战略机遇”?

新京报:湖北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宜昌将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大局?

马泽江:建设“先行区”,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政治自觉,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荆楚篇章的重要路径,对宜昌来讲,更是一次系统性、重塑性的战略机遇。我们将在“先行区”战略部署中找准定位,进一步放大比较优势、发掘潜在优势、构筑综合优势,努力彰显宜昌担当、贡献宜昌力量。

一是构建交通大枢纽,深度融入双循环。大力实施“畅咽喉、强枢纽”攻坚行动,升级水运新优势、建强铁路主动脉、拓展公路主骨架、架构航空大走廊,建设长江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加快打造连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重要节点。重点推动沿江高铁、呼南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速,积极支持三峡机场开辟国际航线和货运航线,争取三峡新通道及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早日实施,加快完善“两港、两铁、两路、一管”(即茅坪港、白洋港,茅坪港、白洋港疏港铁路,江南、江北翻坝高速,江南成品油翻坝管道)为支撑的三峡翻坝转运体系,着力解决好三峡咽喉“堵”的问题,让长江“黄金水道”充分发挥“黄金效益”。

二是抢占产业新赛道,精准服务供应链。聚焦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确保关键供应链稳定可控,更好融入和服务全省“三高地、两基地”建设。作为支柱的化工产业,已成功切入新能源材料赛道,宁德时代、欣旺达、山东海科、天赐材料等一批头部企业先后落户,形成了一条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目前,正以电动船舶制造和应用为切入点,探索建设“电化长江”先导区。生物医药也是我们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将以创新药为突破、仿制药为重点、原料药为基础,努力建成全国一流仿制药生产基地、国家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鄂西南医疗应急物资生产基地。同时,发挥“绿电”优势,携手三峡集团全力争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落户,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力争五年内,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培育壮大6个千亿级产业。

三是共建“宜荆荆”都市圈,打造核心增长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治山、理水、营城,全景呈现“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风貌,努力营造错落有致、显山隐城的城市韵律,加快构筑300平方公里的宜昌城市骨架。重点加快东部未来城和“当枝松东宜”百强县市聚集区建设,推动多领域互联互通,共建“宜荆荆”都市圈,着力打造联结长江中上游、辐射江汉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谈全力拼经济

“拼经济,归根结底拼的是预期、拼的是人心、拼的是服务”

新京报:去年宜昌经济总量突破5500亿元,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上升至第52位,今年将突破6000亿元、冲刺全国百强城市前50。作为湖北重要经济强市,今年将如何拼经济?

马泽江:今年是全力拼经济的一年。我们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做到“三个更好统筹”,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强信心、稳增长、防风险、推改革、惠民生”上来,加快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宜昌之进服务全省之稳,以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

第一,拼项目,全力扩投资、固底盘。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始终是稳增长、促发展的“最强引擎”。今年将重点开展项目建设达效年、招商引资提质年、要素保障优化年“三大行动”,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5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600个,切实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把“火”烧得更旺。第二,拼产业,全力抢风口、换赛道。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三,拼科创,全力强支撑、增动能。加快宜昌科教城、三峡实验室、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技术“揭榜挂帅”,统筹推进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第四,拼服务,全力优环境、降成本、激活力。

新京报:谈到拼服务,宜昌将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放心投资?

马泽江:拼经济,归根结底拼的是预期、拼的是人心、拼的是服务。我们将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综合运用市场、社会、法治的力量,重点打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自由便利的开放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完善便捷的设施环境等“七大环境”,激发全社会创业干事的活力,打造综合成本“洼地”和营商环境高地,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生动局面。

当前,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较多。我们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推动纾困解难,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级惠企政策,及时有针对性地优化政策供给,健全梯度培育支持体系,确保净增市场主体7.5万户、规上工业企业1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限上商贸企业200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

新京报记者 何强? 校对 贾宁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