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门事件
秦始皇陵有没有守陵人?你知道吗?有人看管吗?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22

 古代帝王陵墓一般都会安排守陵人守护,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追求厚葬,无论从皇陵到兵马俑的豪奢设置,都可以证明他的骄纵心态,其陵墓有守陵人这一点也可以确认,但守陵人到底是谁,史书未见记载,民间则说法不一。

 
 
有人考证说,守陵墓的人是大将蒙恬的后代;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说守陵墓的人是秦始皇大将王翦的后人。
 
秦始皇是个很复杂的人物,历代皇帝都把他封为中国最伟大的人,说他让中国完成了统一,要不然大家当皇帝也没有那么大的派头。
 
可是中国的士大夫也有不少人反对他,说他是一个大暴君,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说他虽然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但同时也"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了自由,破坏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难得局面,让中国从此错失了进入文明国家的机会,走进了一个封建专制的死胡同。
 
 
但秦始皇当政的时候,人家自己可不这样想,人家觉得自己虽然残暴了点,但毕竟灭了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所以他自己号称"始皇",让接班人"二世"、"三世"继承大业,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秦始皇踌躇满志地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可是自己精心画下的宏伟蓝图,没有多久就成为一个笑话。始皇帝没有变成开始,几乎成为终结,"始"变成了死。江山完了,二世胡亥死了,自己的后人也死光光了。幸好秦始皇的皇陵修造得比较牢实,没有遭遇大的破坏。而且后世还有人为他守陵,秦始皇在九泉下可以嘚瑟了。
 
 
说到这里,大家心里一定大惑不解,秦始皇后人都没有了,谁来为他守陵?
 
秦始皇是个大暴君,自称"寡人",靠的是威权统治,没有几个大臣对他是真心,只是慑于他的淫威才跟着他。真正受到他重用,对他死心塌地的只有蒙恬。
 
蒙恬是秦始皇开疆扩土、扫荡六国的大功臣,是最受器重的大臣之一。在公元前221年攻下齐国的时候,蒙恬就因为立功被封为内史。不仅如此,秦始皇不仅把军事大权交给蒙恬,还把国家内政交给蒙恬的弟弟蒙毅,官至上卿,让满朝文武都妒忌得要死。
 
 
真正让蒙恬为秦始皇立大功的,是他讨伐匈奴的壮举,但蒙恬征战匈奴,并不仅仅是因为匈奴袭扰我边境,侵犯大秦领土,而是因为秦始皇的迷信。
 
公元前215年,燕人卢生给秦始皇献了一本书,里面有个预言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一生做了不少坏事,心里有鬼,唯恐别人把江山夺去,看了这个则预言惊恐不已,觉得这个亡秦的“胡”就是胡人的意思,立马派大将蒙恬兵去讨伐匈奴,想解除匈奴对自己政权的危胁。
 
蒙恬没有辜负秦始皇对自己的信任,带领30万大军如愿以偿地收复河套地区,把匈奴打的服服帖帖,不敢再袭扰中原百姓。历史上的君王都多疑,秦始皇更是个疑心很重的皇帝,对身边的大臣几乎没有一个信任的,对蒙恬兄弟却是例外。蒙恬在外面带兵抵御匈奴入侵十几年,他的弟弟蒙毅在宫里受到秦始皇厚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史记·蒙恬列传》)
 
 
兄弟俩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几乎垄断了秦国大权,受尽恩宠,换了是别的大臣,的确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秦始皇在考虑接班人的时候,也非常信任蒙恬,希望他能为秦国将来的国君保驾护航,成为"顾命大臣"。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四百多儒生在咸阳被杀,太子扶苏表示反对,提出不同意见,秦始皇大怒,让他到蒙恬那里当监军。表面上看,秦始皇此举是不信任蒙恬,也反感扶苏,其实是让扶苏去基层锻炼,跟蒙恬建立感情,为日后接班铺路。
 
 
正因为蒙恬受到秦始皇重用,赵高在发动政变时才将其逼死。也正因为蒙恬跟秦始皇的特殊君臣关系,有人认为这么多年为秦始皇守皇陵的,一定是蒙恬后人。
 
可是据考证,蒙恬的后人已经被赵高斩草除根,断子绝孙。因此,蒙恬后人为秦始皇守陵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说很多学者认为,守陵人另有其人,他们不是别人,而是秦国大将王翦的后人。
 
 
王翦曾是秦国四朝元老,历任多年相国,不管是范雎、蔡泽,或者是吕不韦,都对他尊敬有加。
 
可是他却厌倦了官场倾轧和勾心斗角,在攻下燕都之后,随即和秦始皇进行了彻夜长谈,诚恳表示自己要解甲归田。
 
当时秦国的统一大业才完成一半,正是用人之际,秦始皇怎么肯放。
 
但王翦去意已决,而且还向秦始皇对日后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方针做了安排,并推荐了其他将领接过自己的重担。
 
后来灭楚的时候,王翦因秦王请求复出一次,完成使命后,坚决归隐,君臣相拥,含泪而别。
 
 
王翦急流勇退,得以善终,没有被赵高清洗,也没有被刘邦项羽迫害。
 
王翦的后人家族兴旺,分布在陕西富平县一带,具有守候秦陵的条件,也有守候秦陵的动机。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