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人生
普惠金融的“法治”与“数治”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点名普惠小微贷款。回顾2022年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对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用改革办法激发市场活力。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受益。

  全国人大代表、中原银行董事长徐诺金表示,在充分借鉴地方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基础上,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涵盖基本金融服务权利、金融机构义务、政府部门激励引导和监督职责等内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惠金融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

  此外,《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有部分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有效整合信用信息资源,拓宽信息采集渠道,统一数据标准,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同时可将普惠金融大数据纳入征信监管,完善监管机制,搭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运营机制。

  推进普惠金融立法

  人民银行网站2月3日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比各项贷款高1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64万亿元,同比多增6250亿元。

  继续推进普惠金融,立法工作至关重要。徐诺金表示:“当前,约束金融机构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普惠金融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强化普惠金融法制建设,汇聚各方力量,激发金融机构供给侧服务动力,保障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金融权利。”

  徐诺金指出,普惠金融立法是贯彻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使命要求,“制定出台《促进法》,既是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具体体现,也是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通过立法,围绕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普惠金融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金融机构精准聚焦小微企业、‘四农’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支持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

  据了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指引下,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中小企业促进法》《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逐步构建以制度化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的长效机制,为出台《促进法》构筑完善的普惠金融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徐诺金建议将普惠金融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探索将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责任制度,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政府推进普惠金融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推动形成各司其职、政策协同、多方发力的普惠金融共建格局。切实发挥好各级政府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均衡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引导作用,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向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延伸金融服务,做好产业规划,推进金融与产业的融合。”

  广东地区某监管人士指出,推进普惠金融立法,应建立差异化评估机制,完善平衡式监管机制。“评估机制方面,按照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制定普惠金融的最低标准。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对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明确各级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建立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评估考评体系,督促各地区、各机构根据评价情况改进普惠金融工作。”

  同时,徐诺金表示:“建议明确正向激励与保障,构建良好制度环境。一是激励政策。用好政策工具,做好发展普惠金融差异化监管的引导和激励;安排普惠金融专项资金,完善农业保险专项补贴机制;健全相关税收扶持政策。二是风险补偿。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财政奖励等机制,完善相关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制。三是保障措施。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失信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推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相关法律制度;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将金融知识纳入学校和国民教育体系。”

  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数据开发利用是破题普惠金融的关键点。徐诺金建议,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应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巩固增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势,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技术为普惠金融在客户识别、项目认证、风险评估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他同时强调,应有效整合信用信息资源,拓宽信息采集渠道,统一数据标准,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明确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建立健全数据采集、更新、查询、纠错以及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信息的真实性、更新的及时性,降低信息应用门槛,持续以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有力驱动普惠金融发展和治理方式变革,推动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财信金控董事长程蓓建议,建立普惠金融大数据中心,由国家相关部委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建立“以企业银行账户为核心、以支付结算为手段、以收支流水数据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驱动”的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平台,同步联合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数据交易所,共同组建涵盖企业、金融、政务、市场等多方数据的普惠金融大数据中心

  程蓓指出,可将普惠金融大数据纳入征信监管,完善监管机制,搭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运营机制,由政府监督数据供给,第三方运营平台管理,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在监管的统一指导下,将普惠金融大数据视为传统借贷信息之外的征信“替代数据”,参照《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的要求纳入监管,赋能金融提质增效,促进市场公平,助力信用体系建设。

  2月23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普惠委”)正式成立,将探索建立普惠金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破除信息壁垒,探索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同时搭建政银间顺畅沟通平台渠道,营造会员单位间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合作氛围。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在普惠委成立时指出,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政策要求,在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适配性变革,有效助推我国普惠金融高速发展,但当前经济回稳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特别是小微企业等微弱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较大,纾困解难金融服务的连续性和时效性仍需强化保障。

  邢炜建议,银行业机构下一步要重点围绕促进融资成本合理化、信贷可得最大化,提高差异化发展程度,善用科技手段释放数据价值,构建普惠金融服务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做好工作,应破除信息壁垒,探索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搭建数据共享交流机制,促进会员单位间相互学习借鉴。

  吉林地区某监管人士表示,推进普惠金融,应建立与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机制,制定统一标准和互联规则,加强公共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形成大数据技术支持全国统一的数字化征信平台系统,实现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发展,并在未来反哺整个系统。

  记者注意到,目前多地已经开展普惠金融数据平台建设,例如2022年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联合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整合全省优质金融资源、政务资源、政策资源,创新搭建了省级地方征信平台——江西省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截至2022年末,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已覆盖除西藏外其他各省(区、市),联通地方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共计179个,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6.6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3.5万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副司长赵怀勇2月末公开表示,将更大力度地推动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为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共享更多力量。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