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灵鸡汤
@扩内需 激活消费抓住“开门红”拼经济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0

刘尚希

刘元春

余淼杰

张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被摆在今年工作的首位,这意味着扩内需被寄予了复苏经济、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厚望。

早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5次提到“内需”。当年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扩大国内需求吹响号角,今年消费复苏正当时,应该如何发力?两会期间,新京报贝壳财经推出“2023全国两会经济策”,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就此连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

刘尚希 扩消费应促进需求供给良性循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对此,刘尚希表示,从扩大消费的角度来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相互关联,是有机的整体。当前,三重压力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特别是预期转弱的状态仍未根本扭转,所以,需求收缩自然也存在。

“需求收缩的主要表现是消费收缩,当前,餐饮、旅游等生存性消费已经基本恢复,但发展性消费还处于复苏之中,还要加力。所以,今年消费要从复苏转为扩大,必须要看发展性消费。目前来看,消费热点并没有呈现,比如大宗消费、不动产消费、汽车消费等都不太理想,我对全年消费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刘尚希称。

刘尚希认为,扩大消费没有灵丹妙药,也不能从直观、线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制定政策措施。要扩大消费,政府的手段并不多,消费就是花钱。而老百姓(603883)要花钱,首先得有收入,收入又取决于就业,就业状况不太好时,老百姓紧着花钱,消费有限。特别是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之下,消费难以达到景气水平。

刘尚希称,如果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就要在就业上做文章,尤其是青年的就业问题。今年,我国有1000多万高校毕业生,这是当前面临的就业难题,如果就业方面有所突破,居民收入增加,扩大消费也就自然而然实现了。对于增加居民收入,潜力应当在增加工薪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上。工薪收入即通过就业来获得工资,经营性收入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从经营中获取的收入。这也就意味着经营情况较好,收入便会提升。

“这其实就涉及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继续复苏,大家的预期边际逐渐改善,信心边际增强,花钱的积极性也会一点点提高。所以,扩大消费与宏观经济走势、营商环境以及公众对未来的预期判断等多种因素紧密相连。”刘尚希称,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新也能扩大需求,从循环的角度看,只有经济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消费才会持续扩大。

刘元春 消费现恢复,但未有报复性消费

刘元春指出,从近三个月高频数据观察,目前消费的修复非常明显,尤其是疫情政策放开为国内经济社会秩序常态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春节期间吃穿住行等消费参数都出现了明显的补偿性反弹,但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

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第一,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修复相对缓慢。第二,长期可支配收入及其预期好转需要很多前提条件。第三,房地产下滑导致房地产相关消费支出出现收缩。第四,前期消费刺激效应难以持续在边际上改善,汽车销售难以展现去年快速增长的态势。

综合判断,国内消费恢复基本实现,但是并未出现反弹报复性的消费。这样的状况实际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疫情防控放开后,经济恢复过程大致相当。

对于当前消费的恢复和扩张,刘元春表示必须从几个角度来看待。第一个角度是消费修复,消费状态从过去社交隔离、经济社会交易缓慢的状态向常态化下的修复。疫情冲击所带来的疤痕效应的修复,依赖于通过消费基金对受损比较严重的人群和区域进行补贴,依赖于可支配收入及其预期的改善。

第二个很重要的角度是要主动进行消费场景的制造和修复。疤痕效应的影响不可小觑,消费者在心理上的修复,消费习惯上的修复,实际上要比预想的缓慢。

刘元春强调,必须抓住疫情政策放开后经济修复的时点,以免疤痕效应对消费的影响中期化、永久化。因此在消费问题上,从修复居民的资产负债表着手很重要。

他解释称,在消费政策上面,推出以家庭装修为主体的消费政策。另外在解决年轻人住房和新市民住房上,加大保障房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部分新兴市民居住上的核心问题,释放短期消费潜力。消费政策的着力点应从过去的汽车逐步向新的领域进行转移。

对于疫情期间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消费政策优化可能会对需求产生强烈的修复效应。在新型消费上,特别是消费政策着力的产业,包括新能源和居住方面的产业,消费政策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个是要全力拼经济,要抓住开门红、争取上半年经济出现较好以及可持续的态势,从而使消费信心,消费预期出现全面逆转。消费信心逆转很难,并非短期政策就能够影响的。

消费修复后的消费扩大和消费潜力的释放,则依赖于很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调整,可能需要一些中期考虑。总体来说,今年消费将出现修复性反弹,但很难在四季度时全面恢复到常态水平,因为疫情疤痕效应带来的消费问题,可能要有一个较长的恢复过程。

余淼杰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

余淼杰表示,中国经济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否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发挥内需潜力。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消费也是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在疫情发生前,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几年,需求出现不足甚至收缩,如何推动消费尽快恢复已成当务之急。

余淼杰认为,今年上半年,整体消费形势将表现不错,下半年则会略微逊色一些。拉动消费要靠持久性收入上升,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要提升,比如,税前1万元,税后是否可以从7000元提升至8000元。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建议政府应继续减税降费。过去5年,我国政府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力度相当大,但政策还可以持续。其次,适当提高个税起征点,比如从5000元微调至5500元,放水养鱼,才能真正拉动消费。

此外,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电子商务等模式,促进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比如,从网购的消费者变成开网店的店主等,这样能够较好解决可持久收入上升的问题。

余淼杰称,挖掘、打造新消费场景也非常重要,比如夜经济,一些城市并没有夜经济的消费场景,大众的消费机会自然就少了。再比如,特大城市的社区消费非常不方便,如果社区能有更多消费场景,也会促进一些小额消费。另外,要打通农村网购的最后一公里,现在很多农村还未实现物流上门配送,影响农民的网购积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一点一滴的改善做起,消费复苏自然会实现。

对于扩大内需,投资如何发力,余淼杰表示,近年来,投资一向是我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有效工具,去年疫情形势严峻,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9.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达5.1%。今年,投资还会像去年一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利器。

“投资中,依然要大力发挥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的力量,比如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就是很好的模式,与最近一直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相得益彰。”余淼杰说。

张斌 充分发挥逆周期政策力量提高内需

对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被摆在今年工作的首位,张斌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需求问题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矛盾。

据其介绍,如果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就业有压力,同时通胀水平很高,经济问题主要出在供给端。而如果经济增长、就业有压力,但通胀水平不高,则主要是需求端问题。去年我国国内通胀水平总体偏低,核心CPI只有不到1%。

“当需求端明显改善,消费和投资恢复,这意味着企业有更多收入,更多利润,从而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经济景气程度也会更高,债务风险等很多问题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所以需求是统领性的。”张斌表示。

谈及今年消费形势,张斌指出,消费受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倾向两个核心因素影响,2022年消费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以及居民的平均消费支出倾向均出现明显下降。

“今年消费会有所复苏,同比数据甚至会很高,估计在8%以上。”在他看来,一方面,去年因为疫情扰动,有些消费场景受到限制,相比之下,今年我国平均消费支出倾向会有所恢复。另一方面,今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得到改善,但这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复苏,较高的同比增速是否意味着完全恢复到合理水平?

张斌认为,“我们还有后遗症,有疤痕效应,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可支配收入的改善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真正支撑起来合理的消费水平。”

张斌称,提振消费,需要长期的结构性改革,这未必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实现。“当务之急,扩大内需,逆周期政策力度要用够。”

张斌表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逆周期政策,把需求撑起来。拉长时间看,需要在市场开放、公平竞争以及市场化建设方面做出更多改革,给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创造更多机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胡萌 张晓翀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