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共享
-三人谈丨组建大家数据局将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

来源:搜你想要的 点击数: 时间:03-11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九周年。9年来,京津冀三地携手,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公众的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推动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3月8日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做客新京报《两会三人谈》栏目,就“京津冀协同框架下如何减量高质量发展”展开交流。

新京报记者邀请代表委员做客《两会三人谈》栏目,就“京津冀协同框架下如何减量高质量发展”展开交流。制图/许骁

北京减量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效果

9年来,连玉明和吴仁彪都深切感受到京津冀协同带来的变化。吴仁彪说,交通、生态和产业是率先启动协同发展的三大领域。“目前交通和环保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实现,到今年年底,北京和天津之间将有4条高铁相连。与此同时,京津冀生态环境也有了显著改善。”

连玉明介绍,目前京津冀交通枢纽集群已经构建,“除了以首都双枢纽机场为核心,天津滨海机场、河北石家庄正定机场共同组成的京津冀机场群之外,还有以天津港、黄骅港、曹妃甸港为主体的海港群,以及以三地高铁站、火车站,包括雄安站为核心的陆港群。”他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枢纽实现三港联动、互联互通,为下一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施“一核两翼”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其中,对于首都来说最大的突破是减量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背后是减量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效果。”连玉明认为,减量发展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首都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也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新京报“知道视频”出品

数字京津冀将成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制高点

如何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连玉明提出了“数字京津冀”的概念,从“轨道京津冀”迈向“数字京津冀”。他分析说,数字京津冀将成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也是三地协同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去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正式发布。今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连玉明认为,以上两个高级别政策文件从制度设计层面上夯实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此外,近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要组建国家数据局。连玉明表示,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将在数据资源的集聚、权力运行的集约、职能任务的集中三个方面发挥统筹作用,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吴仁彪也认为,国家数据局的组建,体现了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

新京报“知道视频”出品

在访谈中,吴仁彪谈到近年来我国在大产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表示,2022年是中国航空、航天和航海(以下简称“三航”)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交付;中国空间站建成,并即将成为唯一在轨使用的空间站;采用先进电磁弹射技术的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党的二十大报告列出了过去十年来九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其中五个与‘三航’有关,这大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连玉明认为,像C919这样的大产业发展,以及数字产业的转型,将抢占全球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主导权,规则制定权和领先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受访者供图

今年全国两会,连玉明提交了《关于加快构建数字贸易港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提案》,他建议更好地发挥好数字贸易港的独特优势,以此实现数字京津冀协同创新。“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即标杆引领、四港联动、基础先行。”连玉明解释,在标杆引领方面,要发挥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溢出效应,优化京津冀范围内的数字核心产业和数字产业集群布局,主动融入全球,参与国际分工。

“在四港联动方面,除了空港、海港、陆港,我认为还要再增加一个数字贸易港。”连玉明说,“四港”深度融合,加速京津冀地区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有序、快速流动,从而促进三地自由贸易区集群一体化、高端化发展。他同时建议,将“建设三地自由贸易区集群”适时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京津冀对内、对外双向发力、双向开放的主引擎作用。

此外,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具备战略资源。连玉明说,“在基础先行的同时加快全国一体化,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三地数据的统筹机制、数据跨界协调和共享共建的工作机制。”

京津携手打造世界一流“三航”产业生态

多年来,吴仁彪持续关注“三航”领域发展,他表示,天津在民航运输和航海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还拥有着全国唯一、世界排名第二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和国内目前唯一运营的航母主题公园。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优质的航空航天资源迅速向天津汇聚,航空航天成为天津十二大支柱产业之一。

举例来看,在航天领域,天津拥有全国独有的空间站、大火箭等大型航天器研制设施资源和产业化配套资源,是中国空间站和中国大火箭的诞生地,批产低轨互联网卫星的生产地,未来也将是中国载人登月的出发地,形成了“一站一箭一星”(空间站、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的产业格局。

吴仁彪建议,北京和天津进一步加强“三航”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助推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北京聚焦了大量“三航”方面的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而天津还有巨大的城市空间资源优势。“通过京津合作,贯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实现‘三航’研发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以及研发制造业和文化旅游、教育科普的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三航’产业发展生态。”

新京报“知道视频”出品

加快构建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共同体

9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三地还应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连玉明认为,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还很不够,比如全球化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特别是数字融合的程度还不够深入,地域性壁垒、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等。

在他看来,解决上述问题的突破口在于数字化改革,这是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最大的驱动力。同时,加快构建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共同体,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优化。

吴仁彪认为,三地之间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衔接还不够完善,需要统筹谋划、共同推动。“下一步,北京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携手天津、河北,继续走深、走实,在产业化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受访者供图

连玉明也表示,北京要更多地承担大国首都的责任,带动、辐射津冀地区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同时,优化首都都市圈战略布局,发挥产业圈、通勤圈、功能圈的作用,加快三地协同发展的速度。

从国家层面统筹资源和政策,推动三地高质量发展

在访谈中,连玉明、吴仁彪均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三地资源和政策,破解体制机制运行中的障碍,推动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知道视频”出品

民航方面,吴仁彪表示,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重要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印发了《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全面提升京津冀区域航空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的目标,明确了京津冀地区各大机场的发展定位。

为解决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中国民航大学和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共建了“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研究,为民航局、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和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相关单位提供政策研究储备、决策咨询、咨政建言、方案评估、政策宣传解读等智库支持。

吴仁彪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推进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机场协同运行和联合管理,实现三地主要机场的错位发展。

连玉明认为,国家层面推动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抓住京津冀数字贸易港发展;另一方面是将三地各自的自由贸易区打造成自由贸易区集群,共同申报和打造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通过自由贸易港加速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陈琳 姜慧梓 陈超 周博华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广告推介

最新发布

图文信息

最新视频

热门事件

资源共享